高中地理课堂有效互动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民权高中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一) 课堂互动 | 第19页 |
(二) 地理课堂有效互动 | 第19-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 群体动力理论 | 第20页 |
(二) 传播理论 | 第20-21页 |
(三) 生成学习理论 | 第21页 |
(四)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三)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39页 |
一、问卷编制 | 第25页 |
二、数据收集 | 第25-26页 |
(一) 问卷发放 | 第25-26页 |
(二) 课堂观察 | 第26页 |
(三) 教师访谈 | 第26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9页 |
(一)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地理课堂互动的态度不同 | 第26-29页 |
(二) 教师性格影响地理课堂的互动形式 | 第29-30页 |
(三) 地理课堂师生提问及回答方式 | 第30-33页 |
(四) 地理课堂有效互动形式比较单一 | 第33-35页 |
(五) 课堂互动形式是影响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因素 | 第35-36页 |
(六) 地理课堂有效互动的价值 | 第36-39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 第39-45页 |
一、丰富地理课堂的互动形式 | 第39-40页 |
(一) 角色扮演 | 第39页 |
(二) 课堂讨论赛 | 第39-40页 |
(三) 动手制作教具 | 第40页 |
(四) 组建地理探究小组 | 第40页 |
二、引导学生转变对地理课堂互动的态度 | 第40-41页 |
(一) 适时肯定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作用 | 第40页 |
(二) 设置教学情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 第40-41页 |
三、注重教师性格对课堂有效互动的影响 | 第41页 |
(一) 培养教师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 第41页 |
(二) 善于运用性格优势组织教学活动 | 第41页 |
四、营造融洽的地理课堂氛围 | 第41-42页 |
(一)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征来组织教学 | 第41-42页 |
(二) 注重非语言行为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 第42页 |
五、提高教师在地理课堂中有效提问的能力 | 第42-45页 |
(一) 设置恰当的问题且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 第42页 |
(二)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提问 | 第42-43页 |
(三) 所提问题应具有递进关系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互动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第45-53页 |
一、高中地理课堂有效互动案例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一) 科学性原则 | 第45页 |
(二) 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 | 第45页 |
(三) 实用性原则 | 第45-46页 |
(四)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 | 第46页 |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第46-51页 |
(一) 案例:地理讨论课 | 第46-48页 |
(二) 案例:锋与天气 | 第48-51页 |
三、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一) 实施效果 | 第51-52页 |
(二) 地理学科课堂有效互动优劣势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3-55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一) 地理教师课堂互动形式受性格影响较大 | 第53页 |
(二) 地理课堂有效互动现状具有明显的年级差异性 | 第53页 |
(三) 教师的课堂行为直接影响互动效果 | 第53页 |
(四) 课堂有效提问的效率比较低 | 第53-54页 |
(五) 地理课堂互动形式比较单一 | 第54页 |
(六) 互动形式是影响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因素 | 第5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54页 |
三、研究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A 高中地理课堂互动现状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B 高中地理课堂观察记录 | 第59-61页 |
附录C 访谈提纲 | 第61-63页 |
附录D 教师访谈记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