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三级课程管理的客观要求 | 第12页 |
1.1.2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 第12-13页 |
1.1.3 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需要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3.2 行动研究法 | 第14-15页 |
1.3.3 实验法 | 第15页 |
1.3.4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1 计算思维 | 第15页 |
1.4.2 校本教材 | 第15-16页 |
1.5 Scratch简介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2.1 计算思维理论与应用研究 | 第18-22页 |
2.1.1 计算思维的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2.1.2 计算思维的应用研究 | 第19-22页 |
2.2 Scratch教学与教材研究 | 第22-25页 |
2.2.1 Scratch教学研究 | 第22-23页 |
2.2.2 Scratch教材研究 | 第23-25页 |
第3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Scratch校本教材的开发 | 第25-46页 |
3.1 教材开发的目标与意义 | 第25-26页 |
3.1.1 教材开发的目标 | 第25页 |
3.1.2 教材开发的意义 | 第25-26页 |
3.2 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3.2.1 计算思维 | 第26页 |
3.2.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3.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7页 |
3.3 教材开发的原则与流程 | 第27-29页 |
3.3.1 教材开发的原则 | 第27-28页 |
3.3.2 教材开发的流程 | 第28-29页 |
3.4 教材结构框架设计 | 第29-34页 |
3.4.1 确定体例风格 | 第29-30页 |
3.4.3 搭建内容框架 | 第30-34页 |
3.5 教材编写实践 | 第34-46页 |
3.5.1 具化体例风格 | 第34-35页 |
3.5.2 编写模块课型 | 第35-39页 |
3.5.3 突显教材思想 | 第39-44页 |
3.5.4 微调内容编排 | 第44-46页 |
第4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Scratch校本教材的实施与反馈 | 第46-66页 |
4.1 教材实施的条件与保障 | 第46-47页 |
4.1.1 教材实施的条件 | 第46页 |
4.1.2 教材实施的保障 | 第46-47页 |
4.2 教材实施的前期准备 | 第47-50页 |
4.2.1 教材实施对象的选择 | 第47页 |
4.2.2 教师团队的选择与培训 | 第47-48页 |
4.2.3 教学环境的构建 | 第48-50页 |
4.3 教材实施的途径与模式 | 第50-53页 |
4.3.1 教材实施的途径 | 第50页 |
4.3.2 教材实施的模式 | 第50-53页 |
4.4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实验研究 | 第53-62页 |
4.4.1 被试 | 第53页 |
4.4.2 教学实施安排 | 第53-56页 |
4.4.3 测试安排 | 第56-57页 |
4.4.4 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4.4.5 小结 | 第61-62页 |
4.5 教材的实施反馈 | 第62-66页 |
4.5.1 评价维度 | 第62页 |
4.5.2 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4.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66页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6-6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71页 |
附录C | 第7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