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14-17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5-16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机理 | 第16-17页 |
1.2.4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17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7-20页 |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 | 第17-18页 |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 第18-20页 |
1.4 实验选题依据及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所需仪器 | 第22-23页 |
2.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1 氧化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 | 第23页 |
2.2.2 酚醛树脂包覆下负极材料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 钛基材料掺杂下负极材料的制备 | 第24页 |
2.2.4 硅基材料掺杂下负极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 电池的组装 | 第25-26页 |
2.4 电池材料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2.4.1 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XRD) | 第26-27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4.3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4.4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7-28页 |
2.4.5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8-29页 |
第3章 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包覆改性的研究 | 第29-54页 |
3.1 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分析 | 第31-35页 |
3.1.1 石墨处理前后的首次充放电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3.1.2 石墨处理前后的循环性能分析 | 第32-34页 |
3.1.3 石墨处理前后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34-35页 |
3.2 不同煅烧时间对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3.2.1 不同煅烧时间下负极材料的XRD测试分析 | 第35-36页 |
3.2.2 不同煅烧时间下负极材料的SEM测试分析 | 第36页 |
3.2.3 不同煅烧时间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36-38页 |
3.2.4 不同煅烧时间下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测试分析 | 第38-40页 |
3.2.5 不同煅烧时间下负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测试分析 | 第40页 |
3.3 不同煅烧温度对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3.3.1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XRD测试分析 | 第40-41页 |
3.3.2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SEM测试分析 | 第41-42页 |
3.3.3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42-43页 |
3.3.4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测试分析 | 第43-44页 |
3.3.5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测试分析 | 第44-45页 |
3.4 酚醛树脂包覆量对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5-52页 |
3.4.1 不同酚醛树脂包覆量的XRD测试分析 | 第46-47页 |
3.4.2 不同酚醛树脂包覆量的SEM测试分析 | 第47-48页 |
3.4.3 不同酚醛树脂包覆量的首次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48-49页 |
3.4.4 不同酚醛树脂包覆量的循环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3.4.5 不同酚醛树脂包覆量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掺杂钛基材料对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54-67页 |
4.1 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对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54-60页 |
4.1.1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的XRD测试分析 | 第54-55页 |
4.1.2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的SEM测试分析 | 第55-56页 |
4.1.3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的首次充放电分析 | 第56-57页 |
4.1.4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的循环充放电分析 | 第57-59页 |
4.1.5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钛基材料掺杂量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59-60页 |
4.2 不同煅烧温度对钛基/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60-65页 |
4.2.1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XRD测试分析 | 第60-61页 |
4.2.2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SEM测试分析 | 第61-62页 |
4.2.3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62-63页 |
4.2.4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63-65页 |
4.2.5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 第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掺杂硅基材料对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67-81页 |
5.1 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对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67-72页 |
5.1.1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的XRD测试分析 | 第67-68页 |
5.1.2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的SEM测试分析 | 第68页 |
5.1.3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的首次充放电分析 | 第68-70页 |
5.1.4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的循环充放电分析 | 第70-71页 |
5.1.5 石墨负极材料不同硅基材料掺杂量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71-72页 |
5.2 不同煅烧温度对硅基/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72-76页 |
5.2.1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SEM测试分析 | 第72-73页 |
5.2.2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73-74页 |
5.2.3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74-75页 |
5.2.4 不同煅烧温度下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 第75-76页 |
5.3 优化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76-79页 |
5.3.1 材料优化后在不同倍率下充放电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 第76-77页 |
5.3.2 材料优化后在不同倍率下充放电的循环性能分析 | 第77-79页 |
5.3.3 材料优化后的循环伏安测试 | 第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