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研究--以海拉尔地区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员工忠诚度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1.3.1 结构安排第21-23页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3-24页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第24-27页
        1.4.1 研究目标第24-25页
        1.4.2 创新之处第25-27页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界定第27-33页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第27-29页
        2.1.1 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和股东的责任第27页
        2.1.2 企业对政府和社区的责任第27-28页
        2.1.3 企业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第28-29页
    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第29-30页
        2.2.1 全球化的推动第29页
        2.2.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29-30页
        2.2.3 其他方面的因素第30页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第30-33页
        2.3.1 企业股东与利益相关者权益分析第30-31页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现分析第31-33页
第3章 员工忠诚度相关概念界定第33-37页
    3.1 员工忠诚度的含义第33页
    3.2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第33-34页
    3.3 员工忠诚度的测量与维度第34-37页
第4章 海拉尔地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调查第37-45页
    4.1 模型构建第37-38页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8-40页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分析第40-45页
        4.3.1 调查问卷的内容与数据的收集第40-41页
        4.3.2 调查关键变量的构建第41-42页
        4.3.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方法第42-45页
第5章 海拉尔地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度关系实证分析第45-62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50页
    5.2 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第50-56页
        5.2.1 企业社会责任量表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0-53页
        5.2.2 组织认同量表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3-54页
        5.2.3 员工忠诚度量表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4-56页
    5.3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结果分析第56-62页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第56-58页
        5.3.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第58-62页
第6章 海拉尔地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2-69页
    6.1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62-64页
        6.1.1 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第62页
        6.1.2 组织认同对员工忠诚度有重要正向影响第62-63页
        6.1.3 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忠诚度第63-64页
        6.1.4 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员工忠诚度第64页
    6.2 海拉尔地区中小企业对员工管理的启示第64-66页
        6.2.1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第64-65页
        6.2.2 深化企业管理理念,加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第65-66页
        6.2.3 谋求企业发展,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第66页
    6.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第66-69页
        6.3.1 调查样本的局限性与展望第66-67页
        6.3.2 研究模型上的局限性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附录第75-81页
    附录一第75-77页
    附录二第7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2C模式电商企业员工情感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安徽省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