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微波烹饪简介 | 第11-12页 |
1.2 几种烹饪工具的简单介绍 | 第12-14页 |
1.2.1 恒温水浴锅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2.2 变频微波炉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3 非变频微波炉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2.4 直喷蒸微波炉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3 白萝卜简介 | 第14-19页 |
1.3.1 白萝卜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白萝卜感官品质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3 微波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16-19页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水浴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3.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2.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2.5.1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得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5.2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水分保留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5.3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的影响 | 第26-29页 |
2.5.4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样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2.5.5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风味物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2.5.6 不同烹饪温度白萝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2.6 结论 | 第33-34页 |
第3章 变频微波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3.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35-36页 |
3.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5.1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得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5.2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水分保留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5.3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的影响 | 第37-40页 |
3.5.4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3.5.5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风味物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6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3页 |
3.5.7 不同烹饪温度对制备样品耗电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6 结论 | 第45-46页 |
第4章 非变频微波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46-57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4.3.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46-47页 |
4.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4.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48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5.1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得率的影响 | 第48页 |
4.5.2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水分保留率的影响 | 第48页 |
4.5.3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4.5.4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5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6 不同烹饪温度对制备样品耗电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4.6 结论 | 第56-57页 |
第5章 直喷蒸微波炉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57-68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材料与仪器 | 第57页 |
5.2.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57页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7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5.3.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57-58页 |
5.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5.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59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5.5.1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得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5.5.2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水分保留率的影响 | 第60页 |
5.5.3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的影响 | 第60-63页 |
5.5.4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63-64页 |
5.5.5 不同烹饪温度对白萝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64-65页 |
5.5.6 不同烹饪温度对制备样品耗电量的影响 | 第65-67页 |
5.6 结论 | 第67-68页 |
第6章 不同微波炉烹饪对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68-82页 |
6.1 不同烹饪方式对白萝卜得率的影响 | 第68-70页 |
6.2 不同烹饪方式对白萝卜水分保留率的影响 | 第70-72页 |
6.3 不同烹饪方式对白萝卜维生素C保留率的影响 | 第72-75页 |
6.4 不同烹饪方式对白萝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75-78页 |
6.5 不同烹饪方式的耗电量比较 | 第78-81页 |
6.6 结论 | 第81-8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结论 | 第82页 |
7.2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