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

潜热型控温包装相变传热过程模拟与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控温包装相变材料研究第9-10页
        1.2.2 控温包装保温材料研究第10-11页
        1.2.3 控温包装传热解法研究第11-12页
        1.2.4 控温包装热阻研究第12-13页
        1.2.5 控温包装结构研究第13-14页
        1.2.6 其他领域控温系统研究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变传热原理分析第16-22页
    2.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第16-17页
    2.2 流体流动方程第17页
    2.3 Comsol Multiphysics相变传热分析第17-20页
        2.3.1 相变传热控制方程第18-19页
        2.3.2 定解条件第19-20页
    2.4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控温包装建模流程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相变材料固液对流传热影响分析及实验验证第22-55页
    3.1 恒温条件下固液热对流传热研究第22-34页
        3.1.1 固液热对流传热模型构建第22-26页
        3.1.2 控温包装实验第26-28页
        3.1.3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3.2 恒温条件下固液热传导传热研究第34-39页
        3.2.1 固液热传导传热模型构建第35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3.2.3 液相动力粘度对保温时间的影响第38-39页
    3.3 恒温条件下两种模型对比分析第39-41页
        3.3.1 两种模型速度的比较第39-40页
        3.3.2 两种模型保温时间的比较第40-41页
    3.4 变温条件下固液热对流传热研究第41-47页
        3.4.1 固液热对流传热模型构建第41-42页
        3.4.2 控温包装实验第42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3.5 变温条件下固液热传导传热研究第47-52页
        3.5.1 固液热传导传热模型构建第47页
        3.5.2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3.5.3 液相动力粘度对保温时间的影响第51-52页
    3.6 变温条件下两种模型对比分析第52-53页
        3.6.1 两种模型速度的比较第52-53页
        3.6.2 两种模型保温时间的比较第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长方体控温包装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第55-72页
    4.1 恒温条件下EPS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研究第55-60页
        4.1.1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构建第55-56页
        4.1.2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实验第56-57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4.1.4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产品危险点和实际保温时间第59-60页
    4.2 恒温条件下EPP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研究第60-65页
        4.2.1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构建第60-61页
        4.2.2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实验第61-62页
        4.2.3 结果与讨论第62-64页
        4.2.4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产品危险点和实际保温时间第64-65页
    4.3 变温条件下EPS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研究第65-68页
        4.3.1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构建第65页
        4.3.2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实验第65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65-67页
        4.3.4 EPS长方体控温包装产品危险点和实际保温时间第67-68页
    4.4 变温条件下EPP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研究第68-70页
        4.4.1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模型构建第68页
        4.4.2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实验第68页
        4.4.3 结果与讨论第68-70页
        4.4.4 EPP长方体控温包装产品危险点和实际保温时间第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5.1 主要结论第72页
    5.2 创新点第72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自治包装系统动态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茶多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吸氧膜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