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 1.2.1 核心概念 | 第10-11页 |
| 1.2.2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1.3.1 文献收集情况 | 第13-14页 |
| 1.3.2 研究情况综述 | 第14-20页 |
| 1.3.3 对当前研究的思考 | 第20-21页 |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22页 |
| 1.4.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2-23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1.5.2 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运用学习单开展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 2.2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4-25页 |
| 2.3 学习过程理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实验研究的设计 | 第27-32页 |
| 3.1 实验假设 | 第27页 |
| 3.2 实验对象 | 第27页 |
| 3.3 实验变量 | 第27-28页 |
| 3.3.1 自变量 | 第27-28页 |
| 3.3.2 因变量 | 第28页 |
| 3.3.3 控制变量 | 第28页 |
| 3.4 实验模式 | 第28-31页 |
| 3.5 实验程序 | 第31页 |
| 3.6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实验研究的实施 | 第32-46页 |
| 4.1 实验前测 | 第32-33页 |
| 4.1.1 信息科技操作技能的前测 | 第32页 |
| 4.1.2 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的前测 | 第32-33页 |
| 4.2 实验准备 | 第33-39页 |
| 4.2.1 课程标准分析 | 第33-34页 |
| 4.2.2 教材分析 | 第34页 |
| 4.2.3 学生分析 | 第34-35页 |
| 4.2.4 学习单设计 | 第35-36页 |
| 4.2.5 测试题设计 | 第36-38页 |
| 4.2.6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8页 |
| 4.2.7 搭设网络学习平台 | 第38-39页 |
| 4.3 实验实施 | 第39-42页 |
| 4.3.1 实验组课堂教学 | 第39-41页 |
| 4.3.2 对照组课堂教学 | 第41-42页 |
| 4.4 教学实验案例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实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 5.1 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信息科技操作技能(后测)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5.1.2 实验组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成绩相关样本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5.1.3 对照组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成绩相关样本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 5.2 信息科技理论知识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 5.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信息科技理论知识(后测)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 5.2.2 实验组信息科技理论知识成绩相关样本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0页 |
| 5.2.3 对照组信息科技理论知识成绩相关样本差异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 5.3 信息科技学习单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实验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53-57页 |
| 6.1 实验结论 | 第53-55页 |
| 6.1.1 学习单对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成绩的影响 | 第53-54页 |
| 6.1.2 学习单对信息科技理论知识成绩的影响 | 第54-55页 |
| 6.2 实验反思 | 第55-57页 |
| 6.2.1 对实验结论的反思 | 第55-56页 |
| 6.2.2 对实验不足的反思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