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1.2.1 压缩感知理论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9页 | 
| 1.2.2 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压缩感知算法理论 | 第12-28页 | 
| 2.1 压缩感知基本原理 | 第12-15页 | 
| 2.1.1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简介 | 第12-13页 | 
| 2.1.2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13-14页 | 
| 2.1.3 信号的压缩测量 | 第14页 | 
| 2.1.4 信号的重构 | 第14-15页 | 
| 2.2 小波变换压缩感知图像算法 | 第15-17页 | 
| 2.2.1 基于空域分块的小波变换压缩感知算法 | 第15-16页 | 
| 2.2.2 基于小波域分块的多层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算法 | 第16-17页 | 
| 2.3 基于局部DCT的压缩感知编解码算法 | 第17-22页 | 
| 2.3.1 DCT系数自适应采样算法 | 第17-20页 | 
| 2.3.1.1 纹理信息检测与分类 | 第17-19页 | 
| 2.3.1.2 固定采样率自适应分配算法 | 第19-20页 | 
| 2.3.2 BCS重构模型和求解算法 | 第20-22页 | 
| 2.3.2.1 基于加权全变差的CS重构模型 | 第20-21页 | 
| 2.3.2.2 共轭梯度算法实现CS图像重建 | 第21-22页 | 
| 2.4 压缩感知算法仿真实验 | 第22-27页 | 
| 2.4.1 小波变换压缩感知图像算法仿真 | 第22-24页 | 
| 2.4.2 基于局部DCT的压缩感知编解码算法仿真 | 第24-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系统框架与硬件平台构建 | 第28-42页 | 
| 3.1 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 3.1.1 系统组成 | 第28页 | 
| 3.1.2 系统流程 | 第28-29页 | 
| 3.2 系统硬件平台构建 | 第29-41页 | 
| 3.2.1 核心控制器件 | 第29-32页 | 
| 3.2.1.1 DE1-SoC开发板 | 第29-31页 | 
| 3.2.1.2 Cyclone V系列 | 第31-32页 | 
| 3.2.2 HPS硬件系统模型 | 第32-35页 | 
| 3.2.2.1 配置组建HPS硬件系统 | 第32-35页 | 
| 3.2.3 摄像头模块配置 | 第35-40页 | 
| 3.2.3.1 D5M模块特性 | 第35-36页 | 
| 3.2.3.2 D5M模块内部寄存器配置 | 第36-40页 | 
| 3.2.4 Zigbee无线串口收发模块 | 第40-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2-64页 | 
| 4.1 设计软件简介 | 第42-44页 | 
| 4.1.1 Quartus II设计软件 | 第42-43页 | 
| 4.1.2 SoC-EDS设计工具 | 第43-44页 | 
| 4.2 IP核介绍 | 第44-58页 | 
| 4.2.1 D5M IP核框架 | 第44-51页 | 
| 4.2.1.1 I2C总线配置 | 第45-46页 | 
| 4.2.1.2 采集控制 | 第46-47页 | 
| 4.2.1.3 色彩空间转换模块 | 第47-48页 | 
| 4.2.1.4 数据流控制接口 | 第48-51页 | 
| 4.2.2 Frame buffer IP核 | 第51页 | 
| 4.2.3 SDRAM控制器IP核 | 第51-52页 | 
| 4.2.4 Frame reader IP核 | 第52-54页 | 
| 4.2.5 UART IP核 | 第54-55页 | 
| 4.2.6 α混合器IP核 | 第55-56页 | 
| 4.2.7 图像处理Video IP控制 | 第56-58页 | 
| 4.3 基于HPS的压缩编码设计 | 第58-60页 | 
| 4.4 基于MATLAB GUI的上位机设计 | 第60-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分析 | 第64-73页 | 
| 5.1 图像采集调试与分析 | 第64-66页 | 
| 5.2 Zigbee无线串口传输测试 | 第66-69页 | 
| 5.3 上位机功能测试 | 第69-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附录A 实物图 | 第75-77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