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依据 | 第10-13页 |
1.2.1 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1.2.2 现实依据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2.1 中职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 第19-21页 |
2.1.1 调查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1.2 数据分析结果 | 第19页 |
2.1.3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 第19-21页 |
2.2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体系及不足 | 第23-26页 |
3.1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现状 | 第23-25页 |
3.1.1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 | 第23页 |
3.1.2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的不足 | 第23-25页 |
3.2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26-36页 |
4.1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个案工作方法 | 第26-32页 |
4.1.1 个案基本情况 | 第26页 |
4.1.2 收集信息与预估 | 第26-28页 |
4.1.3 服务目标与计划 | 第28-29页 |
4.1.3.1 服务目标 | 第28-29页 |
4.1.3.2 服务计划 | 第29页 |
4.1.4 服务计划实施 | 第29-31页 |
4.1.5 结案 | 第31-32页 |
4.2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小组工作方法 | 第32-36页 |
4.2.1 组员构成 | 第32-33页 |
4.2.2 小组工作计划 | 第33-34页 |
4.2.3 小组工作活动开展 | 第34-35页 |
4.2.4 小组评估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 第36-39页 |
5.1 反思 | 第36-38页 |
5.1.1 强调对中职生的独特性给予充分的尊重 | 第36页 |
5.1.2 关注中职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 第36-37页 |
5.1.3 注重多视角分析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 | 第37页 |
5.1.4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合力作用 | 第37-38页 |
5.2 建议 | 第38-39页 |
5.2.1 构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体系协同合作关系 | 第38页 |
5.2.2 营造宽松的中职生成长环境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