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歌唱法论文

孟玲民族声乐教学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立异之处第11-13页
一、孟玲其人与教学贡献第13-24页
 (一) 孟玲其人第13-15页
  1. 生平轨迹第13-14页
  2. 军旅经历第14-15页
 (二) 教学贡献第15-24页
  1. 师表形象的塑造第15-19页
  2. 教学成果的展示第19-24页
二、声乐教学之技能训练第24-32页
 (一) 科学的发声训练第24-28页
  1. 喉头的稳定训练第24-26页
  2. 换声点的过渡训练第26-27页
  3. 歌唱语言的训练第27-28页
 (二) 注重气息的训练第28-29页
  1. 气息的重要意义第28页
  2. 气息的训练方法第28-29页
 (三) 训练方法的具体运用——男高音“关闭”技术训练第29-32页
  1. “关闭”的基本概念第29-30页
  2. “关闭”技术的训练方法第30-32页
三、教学的基本原则第32-43页
 (一) 科学性原则第32-39页
  1. 高标准的选材要求第32-33页
  2. 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的教学方法第33-34页
  3. 因材施教,切忌“克隆”的教学理念第34-36页
  4.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思想第36-39页
 (二) 民族性原则第39-43页
  1. 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第39-41页
  2. 科学借鉴 中西结合第41-43页
四、教学思想及当代启迪第43-48页
 (一) 教学思想第43-46页
  1. 先器识而后文艺的培养观第43-44页
  2.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的双本方针第44-45页
  3. 军大风范教学观第45-46页
 (二) 当代启迪第46-48页
  1. 对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的丰富与完善第46-47页
  2. 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促进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5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伊甸园》的音乐形态特征与演奏诠释
下一篇:歌唱家郎毓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