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伊甸园》的音乐形态特征与演奏诠释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2. 实际意义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9页 |
2. 经验总结法 | 第9页 |
3. 综合分析法 | 第9-10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五) 创新点 | 第11-13页 |
1. 选题新 | 第11-12页 |
2. 视角新 | 第12-13页 |
一、生平概览与音乐创作 | 第13-16页 |
(一) 生平概览 | 第13-14页 |
(二) 音乐创作 | 第14-16页 |
二、拉格泰姆音乐体裁 | 第16-21页 |
(一) 体裁起源 | 第16-17页 |
(二) 体裁发展 | 第17-18页 |
(三) 博尔科姆的拉格泰姆作品 | 第18-21页 |
三、《伊甸园》的音乐形态特征 | 第21-30页 |
(一) 节奏特点 | 第21-24页 |
(二) 旋律特点 | 第24-25页 |
(三) 和声特点 | 第25-27页 |
(四) 结构特点 | 第27页 |
(五) 速度特点 | 第27-28页 |
(六) 即兴性 | 第28页 |
(七) 音乐情绪 | 第28-30页 |
四、《伊甸园》的演奏诠释 | 第30-44页 |
(一) 全曲的演奏要点诠释 | 第30-31页 |
(二) 创作元素训练的技术诠释 | 第31-35页 |
1. 八度音和八度和弦技术 | 第31-32页 |
2. 快速音阶技术 | 第32-33页 |
3. 双音技术 | 第33-34页 |
4. 装饰音技术 | 第34-35页 |
(三) 以演奏形式训练的技术诠释 | 第35-42页 |
1. 踏板的运用 | 第35-37页 |
2. 多声部及复调技术 | 第37-39页 |
3. 触键的把握 | 第39-40页 |
4. 力度的处理 | 第40-42页 |
(四) 现代技法的运用 | 第42-44页 |
五、在美国的影响与在中国的传播 | 第44-49页 |
(一) 在美国的影响 | 第44-46页 |
(二) 在中国的传播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承诺书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