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石家庄35中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路线和方法 | 第12-14页 |
2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页 |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5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群体动力理论 | 第15页 |
·认知精致理论 | 第15-16页 |
3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6-24页 |
·调查的目的和过程 | 第16-17页 |
·调查的目的 | 第16页 |
·调查过程 | 第16-17页 |
·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 第17-18页 |
·调查的对象 | 第17页 |
·调查的内容 | 第17-18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1页 |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学生自学效率低 | 第21-22页 |
·小组合作形式化 | 第22页 |
·教师调控不到位 | 第22-23页 |
·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23-24页 |
4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24-30页 |
·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 第24页 |
·提出预习要求,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 第24页 |
·小组合作预习,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 | 第24页 |
·建设合理的地理学习小组 | 第24-26页 |
·小组规模建设要适当 | 第24-25页 |
·小组成员划分要合理 | 第25页 |
·小组座次安排要恰当 | 第25-26页 |
·小组文化建设要全面 | 第26页 |
·加强地理学习小组的培训 | 第26-27页 |
·培训内容 | 第26-27页 |
·培训方法 | 第27页 |
·提高地理教师的调控力 | 第27-28页 |
·教师要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第27页 |
·教师要提升自身魅力,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 | 第27-28页 |
·在学生课堂上合作交流时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 第28页 |
·信号机制,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状态 | 第28页 |
·完善地理小组的评价机制 | 第28-30页 |
·确立地理学习小组的评内价容 | 第28页 |
·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 第28-30页 |
5 地理“五环十步”教学模式典型案例 | 第30-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