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缘由、目的、现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音乐结构问题思考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关于徐振民 | 第15-18页 |
第一节 作曲家及代表作品概述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音乐创作思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音诗《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风格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音诗《枫桥夜泊》音乐结构分析 | 第20-88页 |
第一节 关于音乐主题 | 第20-27页 |
第二节 音诗《枫桥夜泊》引子性音乐主题的特点 | 第27-37页 |
一、 主题结构的三种音高思维观念 | 第28-34页 |
(一) 音列思维 | 第28-29页 |
(二) 音程思维 | 第29-30页 |
(三) 音阶思维 | 第30-34页 |
二、 主题的节奏形态 | 第34-37页 |
第三节 主题材料在整部作品中的分布及音乐的具体分析 | 第37-62页 |
一、 散状分步的“神似而非形同性” | 第37-38页 |
二、 由主题材料展开发展形成的各散句的具体分析 | 第38-62页 |
第四节 曲式结构 | 第62-71页 |
一、 结构划分阐述 | 第62-66页 |
(一) 作为“散”结构 | 第62-64页 |
(二) 作为“拱形结构” | 第64-65页 |
(三) 作为“三部结构” | 第65-66页 |
二、 散结构原则、拱形结构原则、三部性结构原则的综合体现 | 第66-68页 |
三、 结构图表分析 | 第68-71页 |
第五节 复合和声结构 | 第71-78页 |
一、 复合和弦 | 第71-76页 |
二、 复合调性 | 第76-78页 |
第六节 配器结构 | 第78-88页 |
一、 乐队编制 | 第78-79页 |
二、 整体音色布局 | 第79-80页 |
三、 音色类型 | 第80-83页 |
(一) 单纯音色 | 第80-81页 |
(二) 混合音色 | 第81-83页 |
四、 音色的块状分离 | 第83-84页 |
五、 音色的交接 | 第84-88页 |
(一) 同类音色在同质性织体结构中的交接 | 第84-85页 |
(二) 同类音色在异质性织体结构中的交接 | 第85-86页 |
(三) 异类音色在同质性织体结构中的交接 | 第86-87页 |
(四) 异类音色在异质性织体结构中的交接 | 第87-88页 |
第四章 对民族音乐语言继承与发展的意义 | 第88-91页 |
结语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