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社会背景 | 第14-16页 |
·区域概况 | 第16-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实践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22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22-23页 |
·草根研究法 | 第23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页 |
·研究重点 | 第24页 |
·研究难点 | 第24-2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2章 选题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7-3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1页 |
·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类型及其价值 | 第31-33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国际研究现状综述 | 第34-36页 |
·课程理念研究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课程资源研究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36-39页 |
·课程理念研究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课程资源研究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地震灾区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第3章 调查与分析 | 第39-47页 |
·数据来源 | 第39-43页 |
·研究对象概况 | 第39-43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43页 |
·研究假设 | 第43页 |
·研究过程 | 第43-45页 |
·研究方法选取 | 第43-44页 |
·编写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第44页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44-45页 |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45-47页 |
·问卷统计 | 第45-46页 |
·问卷分析 | 第46-47页 |
第4章 北川地区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现状研究 | 第47-70页 |
·北川地区地理课程资源在地震中受损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受损状况 | 第47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受损状况 | 第47-48页 |
·地理课程资源建设主体态度分析 | 第48-51页 |
·教育主管部门对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态度分析 | 第48页 |
·学校对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态度分析 | 第48-49页 |
·地理教师对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态度分析 | 第49-51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1-58页 |
·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1-52页 |
·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2-56页 |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6-58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8-68页 |
·以人为载体的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58-64页 |
·以活动为载体的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 第64-68页 |
·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第68-70页 |
第5章 北川地区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研究 | 第70-76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第70页 |
·对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 第70页 |
·不能充分利用已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 第70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原则 | 第70-73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70-71页 |
·个性原则 | 第71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71-72页 |
·经济性原则 | 第72-73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的灾后建设策略 | 第73-75页 |
·注重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 | 第73-74页 |
·加强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 | 第74页 |
·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74-75页 |
·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应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 | 第75-76页 |
·海量地理课程资源并非具有同等开发价值 | 第75页 |
·加强对已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 | 第75-76页 |
第6章 北川地区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研究 | 第76-84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第76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积极性不足 | 第76页 |
·隐性课程资源相关教育理念欠缺 | 第76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灾后建设原则 | 第76-78页 |
·反思原则 | 第76-77页 |
·开放原则 | 第77页 |
·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 第77-78页 |
·潜移默化原则 | 第78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的灾后建设策略 | 第78-83页 |
·加强以人为载体的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 | 第78-80页 |
·注重以活动为载体的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 | 第80-83页 |
·隐性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应引起重视的方面 | 第83-84页 |
·应关注隐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 | 第83页 |
·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主体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性 | 第83页 |
·应将隐性与显性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相结合 | 第83-84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 | 第84-86页 |
·研究结论 | 第84页 |
·研究创新 | 第84页 |
·研究不足 | 第84-85页 |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附录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