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9-13页 |
·词缀和类词缀 | 第9-12页 |
·词语模和词法模式 | 第12-13页 |
·相关个案研究 | 第13页 |
·理论及方法 | 第13-14页 |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词语模的界定 | 第15-24页 |
·相关理论探讨 | 第15-16页 |
·词语模的界定 | 第16-18页 |
·词语模的定义 | 第16页 |
·词语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6-18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特点 | 第18-23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模标的特点 | 第18-20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模槽的特点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类型及其构成 | 第24-36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类型 | 第24-26页 |
·前附式、后附式和叠加式词语模 | 第24页 |
·单音节模标、双音节模标和多音节模标词语模 | 第24-25页 |
·自源、他源和混合型词语模 | 第25页 |
·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区别词性词语模 | 第25-26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模标和模槽的关系 | 第26-33页 |
·模标和模槽的音节搭配关系 | 第26-28页 |
·模标和模槽的语义关系 | 第28-30页 |
·模标和模槽的语法关系 | 第30-33页 |
·构成的语言单位及其功能和用法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形成及其批量产生新词的原因 | 第36-50页 |
·词语模的形成 | 第36-45页 |
·词语模的新造 | 第36-42页 |
·他源词语模的引进 | 第42-45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批量产生新词的原因 | 第45-48页 |
·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对词语模发展的影响 | 第46-47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自身特点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当代汉语词语模的发展与预测 | 第50-64页 |
·前附式和后附式的不对称发展 | 第50-55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 第55-59页 |
·某些词语模模标的意义或对模槽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细微变化 | 第55-56页 |
·可进入模槽的语言单位在扩大之中 | 第56-58页 |
·同一词语模构成的新词呈现功能等级差异 | 第58-59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发展状况的预测 | 第59-63页 |
·后附式词语模在未来词语模构词中仍占主流 | 第59-60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构词具有明显的三音化倾向 | 第60-61页 |
·当代汉语词语模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