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手到熟手--中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关键事件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二、“新手”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三、“熟手”的概念界定 | 第12页 |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五、反思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关键事件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一、对关键事件的一般论述 | 第14页 |
二、与关键事件相关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三、关键事件的类型 | 第15-16页 |
四、国内的学者近年来对教师关键事件进行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五、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17页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 | 第17页 |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第17-18页 |
三、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要求 | 第18-19页 |
四、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及成长规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新手和熟手教师的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一、新手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20-22页 |
二、新手的社会性发展特征 | 第22-23页 |
三、熟手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反思的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一、反思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二、反思的方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关键事件与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对关键事件实证考察后的发现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关键事件的正面类型和契机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关键事件的负面类型及其转化 | 第35-39页 |
一、生理型契机 | 第35-36页 |
二、心理型契机 | 第36页 |
三、关系型契机 | 第36-37页 |
四、婚恋型契机 | 第37-38页 |
五、家累型契机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名师成长经历与关键事件 | 第39-42页 |
一、名师成长规律:关键事件 | 第39页 |
二、《关键事件催生名师成长》所感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反思与关键事件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反思的含义与实质意义 | 第42-45页 |
一、反思的含义 | 第42页 |
二、反思的实质和对专业成长的意义 | 第42-45页 |
第二节 反思与关键事件的关系 | 第45-53页 |
一、教师反思是向个人自我呈现“关键事件”的过程 | 第45-46页 |
二、基于关键事件的记录、分析和研究是一个新亮点 | 第46页 |
三、关键事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和依据 | 第46-47页 |
四、反思是事件升华为关键事件的过滤和契机 | 第47-52页 |
五、反思与关键事件互为因果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创设关键事件,发展专业判断力 | 第53-62页 |
第一节 在教育教学中创设关键事件 | 第53-57页 |
一、关键事件是教师主动创设的 | 第53-54页 |
二、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 第54页 |
三、创造关键事件的意义 | 第54-55页 |
四、如何创造关键事件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搭建专业判断力的分析平台 | 第57-62页 |
一、什么是专业判断力 | 第57-58页 |
二、如何分析 | 第58页 |
三、挑战常规的教学方法 | 第58-60页 |
四、转风减压,给教师留有适度的创新空间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