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的验证技术和验证流程研究
第1章 验证的重要性 | 第1-15页 |
·IC制造业的发展 | 第7-8页 |
·验证的必要性 | 第8-12页 |
·缺陷的代价 | 第8-11页 |
·产生缺陷的原因 | 第11-12页 |
·验证工作的独立性原则 | 第12-13页 |
·代码设计开发者应避免验证自己的代码 | 第12-13页 |
·代码设计机构应避免验证自己的代码 | 第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验证流程与技术 | 第15-37页 |
·验证的范围 | 第15-16页 |
·验证技术的分类 | 第16-17页 |
·动态验证 | 第17-20页 |
·白盒子测试 | 第17-18页 |
·黑盒子测试 | 第18-20页 |
·灰盒子测试 | 第20页 |
·静态检查 | 第20-22页 |
·形式验证 | 第22-26页 |
·形式验证的原理 | 第22-24页 |
·形式验证的应用 | 第24-26页 |
·静态时序分析 | 第26-31页 |
·模拟工艺波动对时序的影响 | 第26-28页 |
·避免非真实路径的分析 | 第28-29页 |
·信号完整性的分析 | 第29-31页 |
·声明验证 | 第31-34页 |
·硬件仿真技术 | 第34页 |
·多项目晶片 | 第34-35页 |
·验证效果的评估 | 第35-37页 |
·覆盖率 | 第35-36页 |
·对覆盖率的误解 | 第36-37页 |
第3章 验证自动化与重用 | 第37-57页 |
·验证自动化 | 第37-39页 |
·测试用例的生成 | 第37-38页 |
·测试的执行写控制 | 第38页 |
·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的对比 | 第38-39页 |
·不吻合的测试结果的分析、分类、记录和通报 | 第39页 |
·总测试状况的统计,报表的产生 | 第39页 |
·高级验证语言 | 第39-47页 |
·验证语言与HDL的比较 | 第40-42页 |
·测试矢量自动生成 | 第42-43页 |
·进程控制 | 第43-44页 |
·进程通信 | 第44页 |
·directC技术 | 第44-47页 |
·验证重用 | 第47-57页 |
·重用的重要意义 | 第47-48页 |
·重用的目标 | 第48-49页 |
·重用的层次 | 第49-50页 |
·测试代码的重用 | 第50-51页 |
·测试环境的重用 | 第51-53页 |
·目录结构的重用 | 第53-54页 |
·DFV设计与设计重用 | 第54-57页 |
第4章 验证管理 | 第57-66页 |
·文档管理 | 第57-60页 |
·测试计划 | 第57-59页 |
·测试记录 | 第59页 |
·版本管理 | 第59-60页 |
·人员管理 | 第60-62页 |
·质量管理 | 第62-66页 |
·何时结束验证工作 | 第62-63页 |
·同级审查 | 第63-64页 |
·缺陷管理与预防 | 第64-66页 |
第5章 视频后处理项目的实践 | 第66-81页 |
·视频后处理项目介绍 | 第66-67页 |
·验证流程 | 第67-69页 |
·模块级的验证 | 第69-71页 |
·信号层 | 第70页 |
·命令层 | 第70-71页 |
·事务层 | 第71页 |
·应用层 | 第71页 |
·系统级的验证 | 第71-72页 |
·FPGA原型验证 | 第72-77页 |
·FPGA验证技术的利弊 | 第72-73页 |
·ASIC向FPGA移植技术 | 第73-75页 |
·FPGA验证板介绍 | 第75-76页 |
·可配置的验证平台 | 第76-77页 |
·FPGA与调试 | 第77-81页 |
·调试板 | 第77-78页 |
·DFT结构的利用 | 第78-8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