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史论文

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6页
1 乐之源第16-27页
   ·图腾观念下的原始歌舞第17-22页
   ·阴阳五行观念下的原始歌舞第22-27页
2 乐之本第27-39页
   ·音乐本于自然与情感之“和”第27-28页
   ·道德情感与自然性情两“和”争鸣第28-30页
   ·在礼乐中道德情感逼退自然情感第30-31页
   ·外在自然与内在情感和合于乐第31-33页
   ·音乐与情感的文、质关系第33-36页
   ·音乐本质的情感模式第36-39页
     ·乐本于情,是情的艺术化表现第36-37页
     ·乐中有情,情中有礼第37页
     ·情和乐美第37-38页
     ·天地之情见于乐第38页
     ·以乐导情第38-39页
3 乐之用第39-94页
   ·以乐致和溯源第39-42页
     ·人伦之“和”质第39-40页
     ·人伦之“和”有待于教第40-41页
     ·以乐施教成就人伦第41-42页
   ·西周以“中”德、“和”德为礼乐教化之首举第42-46页
   ·春秋时期“中音”“和”声与“中德”“和”德的内在连接第46-50页
   ·孔子开创的“仁”、“礼”和谐统一的儒家乐教传统第50-57页
   ·礼乐批判思潮第57-72页
     ·道家的礼乐批判第57-63页
     ·墨家的礼乐批判第63-67页
     ·法家的礼乐批判第67-71页
     ·“和”思想的殊途同归第71-72页
   ·荀子以礼、乐中和为旨的儒家乐教传统的再发扬第72-76页
   ·《吕氏春秋》养护生命的音乐审美功能论第76-79页
   ·《淮南子》的“无为”新乐教第79-83页
   ·董仲舒“宜于世”的乐教论第83-88页
   ·《乐记》的情感乐教论第88-94页
     ·感物生情、情动生乐第88-89页
     ·情和而德,因德制情第89页
     ·乐以和情、礼以律行,礼乐之“情”同第89-90页
     ·人伦体验与体验人伦第90-92页
     ·礼乐应天而制,乐教法天而行第92-94页
4 乐之美第94-117页
   ·春秋时期关于“乐从和”的大讨论第94-98页
   ·儒家的礼、乐中和之美第98-105页
   ·道家的自然天和之美第105-113页
   ·《乐记》的“大乐”之美第113-117页
     ·乐之真第113-114页
     ·乐之善第114-115页
     ·乐之美第115-117页
结束语: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总体反思第11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于主体认知的制度变迁解释
下一篇: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