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课程的无障碍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一、绪论第9-13页
 (一)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的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 理论意义第10页
  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二、网络课程无障碍及其评价概述第13-22页
 (一) 信息无障碍概述第13-17页
  1. 信息弱势群体第13页
  2. 网络课程中的信息弱势群体第13-14页
  3. 辅助技术第14-15页
  4. 信息无障碍第15-16页
  5. 网络课程无障碍第16-17页
 (二) 网络课程的无障碍评价第17-22页
  1.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的基本概念第17-19页
  2. 目前网络课程存在的无障碍方面的问题第19-20页
  3.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的功能第20-21页
  4.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的原则第21-22页
三、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指标的参考信息第22-33页
 (一) 全球网络无障碍现状分析第22-24页
  1. 国外网络无障碍的发展情况第22-23页
  2. 我国网络无障碍发展状况第23-24页
 (二)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指标参考信息源第24-25页
 (三) 国内外信息无障碍评价的相关标准第25-28页
  1. 以W3C为核心的各种国际组织及各自的无障碍标准体系第25-27页
  2. 我国的信息无障碍标准第27-28页
 (四) 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分析第28-33页
  1. 国外网络课程评价的相关标准第28-30页
  2. 国内网络教育评价的相关标准简介第30-33页
四、网络课程的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第33-46页
 (一) 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及结构第33-35页
 (二) 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第35-36页
 (三)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过程与步骤第36-39页
 (四) 无障碍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及分析第39-46页
  1. 一级指标第40-41页
  2. 二级指标第41-46页
五、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的确定第46-57页
 (一) 确定权重的技术第46-48页
 (二)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48-54页
  1. 统计指标,进行重要程度排序第48页
  2. 求出一级指标权重第48-51页
  3. 分别求出二级指标的权重第51-53页
  4. 进行层次总排序第53-54页
 (三)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的构建第54-57页
  1.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的价值第54-55页
  2. 常见的标准表达方式第55页
  3. 评价标准的建构第55-56页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得出第56-57页
六、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的检验第57-62页
 (一) 标准检验的形式第57页
 (二) 标准检验的方法第57-58页
 (三) 评价者的选择第58页
 (四) 检验的实施第58-62页
  1、初次检验第58-59页
  2、更大规模检验第59-61页
  3、与Bobby软件检测结果的对比第61-62页
七、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一) 本文总结第62页
 (二)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4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67页
 附录2 专家意见咨询表第67-68页
 附录3 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第68-71页
 附录4 利用网络课程无障碍评价标准对部分网络课程检测结果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互动教学效果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