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结构弹性效应的砰击载荷与响应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砰击问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砰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9页 |
·解析方法 | 第17-19页 |
·数值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应用研究和实用方法 | 第23-26页 |
·仿真方法 | 第26-27页 |
·砰击的部分最新研究 | 第27-2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29-3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9-3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0-32页 |
第2章 砰击问题的基本理论 | 第32-54页 |
·Wagner方法及其推广 | 第32-39页 |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32-34页 |
·Von-Karman方法 | 第34-36页 |
·Wagner方法 | 第36-38页 |
·水弹性砰击耦合理论 | 第38-39页 |
·自相似流理论 | 第39-41页 |
·平底结构的入水问题 | 第41-43页 |
·三维结构入水理论 | 第43-47页 |
·线性三维入水理论 | 第43-44页 |
·"反问题"方法 | 第44-47页 |
·射流冲击的水弹性理论 | 第47-52页 |
·控制方程 | 第47-48页 |
·水动力分析 | 第48-50页 |
·结构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砰击仿真的计算理论和技术 | 第54-74页 |
·MSC.Dyran简介 | 第54-55页 |
·积分形式的流体控制方程 | 第55-59页 |
·积分形式守恒方程的离散 | 第56-57页 |
·质量守恒方程的离散 | 第57-58页 |
·能量守恒方程的离散 | 第58页 |
·动量守恒方程的离散 | 第58-59页 |
·ALE算法的一个循环 | 第59-64页 |
·网格运动控制 | 第64-65页 |
·显示积分算法 | 第65-69页 |
·显示积分介绍 | 第65-67页 |
·显示积分的步长控制 | 第67-69页 |
·流固耦合 | 第69-71页 |
·材料特性 | 第71-73页 |
·弹塑性材料 | 第71页 |
·刚体材料 | 第71-72页 |
·流体材料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弹性楔形体入水的理论分析 | 第74-84页 |
·结构的动力方程 | 第74-76页 |
·Wagner耦合方程 | 第76-78页 |
·分析方法验证 | 第78-80页 |
·砰击压力的计算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弹性楔形体砰击的仿真分析 | 第84-101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84-86页 |
·刚体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86-89页 |
·刚体模型的相关成果 | 第86-88页 |
·刚体模型的验证 | 第88-89页 |
·流体体积模量减缩技术 | 第89-90页 |
·弹性楔形体砰击仿真 | 第90-99页 |
·弹性楔形体表面压力的分布 | 第91-94页 |
·倾斜角的影响 | 第94-97页 |
·入水速度的影响 | 第97-99页 |
·板厚的影响 | 第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6章 射流冲击问题的水弹性分析 | 第101-122页 |
·射流冲击问题理论研究及相关说明 | 第101-103页 |
·二维射流冲击的仿真分析 | 第103-111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5页 |
·砰击压力分析 | 第105-106页 |
·板的变形和应力 | 第106-111页 |
·三维问题 | 第111-116页 |
·砰击压力对比 | 第111-114页 |
·变形和速度变化 | 第114-116页 |
·轴对称问题 | 第116-117页 |
·理论假设的仿真验证 | 第117-121页 |
·自由液面形状和速度的变化 | 第118-119页 |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 | 第119-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7章 砰击载荷作用下梁的屈曲强度 | 第122-136页 |
·砰击载荷作用下动力屈曲的特点 | 第122-123页 |
·梁的弹塑性动力屈曲简化方法 | 第123-126页 |
·砰击载荷和材料物理关系 | 第126-130页 |
·砰击载荷形式 | 第126-128页 |
·材料物理关系 | 第128-130页 |
·动力屈曲判定准则 | 第130-131页 |
·结果对比 | 第131-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结论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