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对汉语篇章的界定 | 第13页 |
·对汉语连接成分的界定 | 第13页 |
·论文的语料来源、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范围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泰国学生汉语连接成分语料统计与分析 | 第16-28页 |
·汉语连接成分的语料统计和分析 | 第16-19页 |
·自然语料的统计和分析 | 第16-18页 |
·实验调查语料的统计和分析 | 第18-19页 |
·汉语连接成分典型错句分析 | 第19-28页 |
第3章 泰国学生写作中汉语连接成分偏误类型及案例分析 | 第28-47页 |
·汉语连接成分分类 | 第28页 |
·汉语连接成分偏误类型 | 第28-47页 |
·遗漏偏误 | 第28-31页 |
·误加偏误 | 第31-39页 |
·误代偏误 | 第39-43页 |
·错序偏误 | 第43-47页 |
第4章 泰国学生汉语连接成分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47-53页 |
·目的语自身的复杂性 | 第47-49页 |
·目的语的过渡泛化 | 第49页 |
·语际干扰 | 第49-51页 |
·学习者的因素 | 第51页 |
·教学的因素 | 第51-52页 |
·教材的因素 | 第52-53页 |
第5章 泰国学生写作中汉语连接成分偏误的解决对策 | 第53-57页 |
·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 第53-55页 |
·教师的“教” | 第53-54页 |
·学生的“学” | 第54-55页 |
·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 第55-57页 |
·双语式教材设计 | 第55页 |
·梯度化教学安排 | 第55-56页 |
·趣味性编排理念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