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船舶结构强度论文

邮轮上层建筑参与总纵强度有效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直接计算法第12-14页
        1.3.2 数值仿真第14-16页
        1.3.3 模型试验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上层建筑有效度理论第19-27页
    2.1 上层建筑有效度定义第19-20页
    2.2 上层建筑有效度理论第20-24页
    2.3 上层建筑有效度规范计算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上层建筑有效度研究第27-44页
    3.1 整船有限元模型第27-32页
    3.2 载荷计算第32-33页
    3.3 整船有限元计算结果第33-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各因素对上层建筑有效度影响第44-85页
    4.1 理想化有限元模型第44-47页
    4.2 上层建筑长度比率第47-53页
        4.2.1 上层建筑长度第48-51页
        4.2.2 主船体长度第51-53页
    4.3 甲板开口面积率第53-62页
        4.3.1 目标剖面不含开口第54-56页
        4.3.2 目标剖面含开口第56-60页
        4.3.3 上层建筑甲板开口位置第60-62页
    4.4 上层建筑侧壁开口面积率第62-71页
        4.4.1 侧壁开口向船舯递增第62-65页
        4.4.2 侧壁开口向两端递增第65-68页
        4.4.3 上层建筑侧壁开口位置第68-71页
    4.5 上层建筑宽度比率第71-81页
        4.5.1 上层建筑宽度第71-78页
        4.5.2 两侧上层建筑宽度第78-81页
    4.6 上层建筑层数第81-84页
    4.7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上层建筑有效度计算第85-96页
    5.1 计算方法第85-86页
    5.2 上层建筑侧壁开口第86-91页
        5.2.1 上层建筑有效度规范计算第86-88页
        5.2.2 上层建筑侧壁开口修正因素K(A_(SO))第88-90页
        5.2.3 修正因素K(A_(SO))第90-91页
    5.3 上层建筑长度第91-95页
        5.3.1 上层建筑有效度规范计算第91-92页
        5.3.2 上层建筑长度修正因素K(Π(L_S))第92-94页
        5.3.3 修正因素K(Π(L_S))第94-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6.1 总结第96-97页
    6.2 创新点第97页
    6.3 研究展望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载荷下含裂纹损伤船舶结构的承载力研究
下一篇:考虑雨流计数的频域疲劳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