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印尼对外汉语教材《华语》中的“有”字句和“是”字句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7-9页
        1.1.1 选题依据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有”字句和“是”字句的本体研究第9-10页
        1.2.2 “有”字句和“是”字句的教学研究第10页
        1.2.3 教材研究状况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第11-13页
        1.3.1 研究目标第11页
        1.3.2 研究对象第11-12页
        1.3.3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华语》教材“有”字句和“是”字句编排情况的统计分析第13-18页
    2.1 《华语》三册课本“有”字句和“是”字句的类别统计第13-14页
    2.2 对“有”字句界定的若干说明第14-16页
        2.2.1 对“有意思”、“没关系”、“没问题”的处理第14-15页
        2.2.2 对“有一天”、“有一次”、“有时候”、“有点(儿)”的处理第15页
        2.2.3 关于兼语句中的“有”字句第15-16页
    2.3 “是”字句界定的若干说明第16-18页
        2.3.1 对于“是”、“是的”、“是啊”、“是吗”、“是吧”单独成句的处理第16页
        2.3.2 关于“是”字句和“是 的”句式第16-18页
第3章 “有”字句、“是”字句下位小类在《华语》教材的统计分析第18-24页
    3.1 教材中“有”字句各下位小类的确定第18-20页
        3.1.1 《语法大纲》中甲级语法大纲“有”字句的语法项目第19页
        3.1.2 “有”字句各下位小类出现比例第19-20页
        3.1.3 分析与讨论第20页
    3.2 教材中“是”字句各下位小类的确定第20-23页
        3.2.1 《语法大纲》中甲级语法大纲“是”字句的语法项目第21-22页
        3.2.2 “是”字句各下位小类出现比例第22页
        3.2.3 分析与讨论第22-23页
    3.3 小结第23-24页
第4章 印尼学生习得“有”和“是”的偏误分析第24-29页
    4.1 印尼学生“有”和“是”的偏误统计第24-26页
    4.2 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是”的偏误类型分析第26-29页
        4.2.1 “有”的遗漏或误加第26-27页
        4.2.2 “是”的遗漏或误加第27页
        4.2.3 “有”和“是”的误代第27页
        4.2.4 “有”相关句式的错序第27-28页
        4.2.5 “是”字相关句式的错序第28-29页
第5章 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是”偏误原因分析第29-36页
    5.1 《华语》教材“有”字句、“是”字句语法点编排顺序考察第29-33页
        5.1.1 选择“有”字句和“是”字句语法点的原则第30页
        5.1.2 “有”字句语法点的确定第30-31页
        5.1.3 “有”字句语法点作为教学语法在三本教材中的编排顺序第31-32页
        5.1.4 “是”字句语法点的确定第32页
        5.1.5 “是”字句语法点作为教学语法在三本教材中的编排顺序第32-33页
    5.2 《华语》教材“有”和“是”句子的难度等级设置第33-34页
    5.3 小结第34-36页
第6章 结语第36-37页
    6.1 本文创新之处第36页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附录A第39-41页
附录B第41-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方言俗语研究
下一篇:新HSK三级词汇中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及教学对策--以双音节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