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近代语音(元、明、清语音)论文

沈璟戏曲用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5页
1 沈璟戏曲用韵第15-66页
    1.1 沈璟戏曲用韵总说第15-21页
    1.2 沈璟戏曲用韵韵部分说第21-66页
        1.2.1 阳声韵部第21-36页
        1.2.2 阴声韵部第36-61页
        1.2.3 入声韵部第61-66页
2 沈璟戏曲用韵与《中原音韵》的比较第66-77页
    2.1 沈曲韵部与《中原音韵》十九部的比较第66-67页
    2.2 沈曲韵字与《中原音韵》收字的比较第67-77页
        2.2.1 《中原音韵》两收字第67-71页
        2.2.2 《中原音韵》未收字第71-77页
3 沈璟戏曲用韵的两读字和入声字归调研究第77-91页
    3.1 两读字第77-87页
    3.2 中古入声字第87-91页
        3.2.1 从沈曲内部来考察中古入声字的声调第87-88页
        3.2.2 用曲谱来检验入声字的声调第88-90页
        3.2.3 沈曲“入派三声”对应情况分析第90-91页
4 沈璟戏曲用韵与汤显祖戏曲用韵的比较第91-97页
    4.1 阳声韵部第91-94页
        4.1.1 东钟庚青第92页
        4.1.2 真文庚青第92-93页
        4.1.3 江阳第93页
        4.1.4 寒监第93页
        4.1.5 侵寻第93-94页
    4.2 阴声韵部第94-97页
        4.2.1 支思齐微第94-95页
        4.2.2 鱼模歌戈齐微第95页
        4.2.3 皆来第95页
        4.2.4 萧豪尤侯第95页
        4.2.5 歌戈车遮家麻第95-97页
结语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附录一 沈璟戏曲用韵总表第105-107页
附录二 沈璟戏曲用韵韵字总表第107-115页
附录三 沈璟戏曲两读字读音表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对泰汉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惯用语及其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