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6页
        1.1.1 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发展的趋势第11-13页
        1.1.2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状态分析第13-14页
        1.1.3 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和职业发展路径的变化第14-16页
    1.2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1 研究问题第16-17页
        1.2.2 研究目的第17页
        1.2.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1.3.1 研究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1.3.2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第20-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3 结构安排第22-23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23-25页
2 文献回顾第25-50页
    2.1 研究内容的总体回顾第25页
    2.2 职业生涯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2.2.1 职业生涯的概念第25-26页
        2.2.2 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第26页
    2.3 职业高原的相关研究第26-37页
        2.3.1 职业高原的概念第26-29页
        2.3.2 职业高原构成维度的研究第29-30页
        2.3.3 职业高原的测量第30-33页
        2.3.4 职业高原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3-37页
    2.4 职业高原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第37-44页
        2.4.1 认为职业高原会对结果变量带来负面效果的研究第37-38页
        2.4.2 认为职业高原对结果变量并非完全带来负面影响的研究第38-39页
        2.4.3 职业高原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第39-40页
        2.4.4 增加了中间变量的职业高原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第40-43页
        2.4.5 我国学者对职业高原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第43-44页
    2.5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第44-46页
        2.5.1 工作满意度的内涵第44-45页
        2.5.2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第45-46页
    2.6 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第46-47页
        2.6.1 离职倾向的含义和相关研究第46-47页
        2.6.2 离职倾向的测量第47页
    2.7 组织支持感的相关研究第47-48页
        2.7.1 组织支持感的含义第47-48页
        2.7.2 组织支持感的测量第48页
    2.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结构的实证分析第50-86页
    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构成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0-54页
        3.1.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生涯发展困境分析第50-52页
        3.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的构成维度分析和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2-54页
    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量表设计第54-58页
        3.2.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量表设计方法第54页
        3.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高原初始量表设计第54-58页
    3.3 预调研和问卷的检验第58-71页
        3.3.1 初试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第58-59页
        3.3.2 预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第59-71页
    3.4 职业高原正式量表检验——大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71-83页
        3.4.1 正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第71-72页
        3.4.2 量表信度检验第72-74页
        3.4.3 量表效度检验第74-83页
    3.5 研究结果分析第83-85页
        3.5.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83页
        3.5.2 从职业高原构成维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的特点第83-85页
    3.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4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的关系研究第86-116页
    4.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第86-88页
        4.1.1 研究目的第86-88页
        4.1.2 研究假设第88页
        4.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88页
    4.2 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8-89页
    4.3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关系第89-110页
        4.3.1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整体状态的关系第89-96页
        4.3.2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不同维度的关系第96-110页
    4.4 研究结果分析和本章小结第110-116页
        4.4.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110页
        4.4.2 实证结果分析第110-114页
        4.4.3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5 组织支持感对职业高原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第116-165页
    5.1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第116-121页
        5.1.1 研究目的第116-119页
        5.1.2 研究假设第119-120页
        5.1.3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20-121页
    5.2 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和离职倾向量表的预调研检验第121-129页
        5.2.1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预调研检验第121-124页
        5.2.2 组织支持感量表的预调研检验第124-127页
        5.2.3 离职倾向量表的预调研检验第127-129页
    5.3 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和离职倾向的正式调查分析第129-131页
        5.3.1 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和离职倾向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129-130页
        5.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满意度、组织支持感和离职倾向的总体状况第130-131页
    5.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统计分析第131-146页
        5.4.1 不同职业高原维度水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满意度差异分析第131-139页
        5.4.2 职业高原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第139-140页
        5.4.3 职业高原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第140-146页
    5.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高原维度和离职倾向的统计关系分析第146-150页
        5.5.1 不同职业高原维度水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离职倾向的差异分析第146-148页
        5.5.2 职业高原各维度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第148-149页
        5.5.3 职业高原各维度与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第149-150页
    5.6 职业高原、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关系分析——以组织支持感为中介变量第150-162页
        5.6.1 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第150-151页
        5.6.2 相关分析第151-153页
        5.6.3 中介作用分析第153-162页
    5.7 研究结果分析及本章小结第162-165页
        5.7.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162页
        5.7.2 实证结果分析第162-164页
        5.7.3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第165-175页
    6.1 研究结论第165-166页
    6.2 政策含义和政策建议第166-173页
        6.2.1 政策含义第166-169页
        6.2.2 政策建议第169-173页
    6.3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第173-175页
附录第175-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87-188页
致谢第188-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海图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