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视角下企业家圈子生成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企业家圈子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圈子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圈子文化的形成条件 | 第17-18页 |
2.1.3 圈子文化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企业家网络理论 | 第19-20页 |
2.2.1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内涵 | 第19页 |
2.2.2 企业网络的作用 | 第19-20页 |
2.3 情境化研究 | 第20-24页 |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 第20-21页 |
2.3.2 中国情境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3.1 案例选取 | 第25-26页 |
3.2 案例数据收集 | 第26-31页 |
4 案例描述与分析 | 第31-42页 |
4.1 案例描述 | 第31-35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开放式编码 | 第35-36页 |
4.2.2 轴心式编码 | 第36-38页 |
4.2.3 选择式编码 | 第38-39页 |
4.2.4 编码信度和效度 | 第39-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企业家圈子生成机理的情境化分析 | 第42-52页 |
5.1 企业家圈子生成机理 | 第42-45页 |
5.1.1 聚集 | 第42-43页 |
5.1.2 建立关系合约 | 第43-44页 |
5.1.3 联结 | 第44-45页 |
5.2 中国情境下企业家圈子的特征 | 第45-46页 |
5.3 企业家圈子与异质性资源获取的互动关系 | 第46-48页 |
5.4 企业家圈子的复合型功能 | 第48-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