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与历史学科基础 | 第14-17页 |
(一) 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 第14页 |
(二) 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14页 |
2、社会学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3、教学理论依据 | 第15页 |
(三) 问题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二、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现状调查及主要问题分析 | 第17-25页 |
(一) 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运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17-20页 |
(二)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1、教师提问数量过多 | 第20-21页 |
2、问题的设计目的性不明确,且缺乏深度 | 第21页 |
3、回答问题的机会分配不均 | 第21-22页 |
4 、提问后的候答时间过短 | 第22页 |
5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不到位 | 第22页 |
6 、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第22页 |
(三) 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5页 |
1、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 | 第23页 |
2、历史教材的缺陷 | 第23页 |
3、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师生关系阻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自发提问 | 第23页 |
4、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的不足 | 第23-24页 |
5、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导致提问设计本身难度加大 | 第24-25页 |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运用策略 | 第25-32页 |
(一) 创设有效的情境 | 第25-28页 |
(二) 提问要有针对性 | 第28页 |
(三) 提问要适时,难度要适度性 | 第28-29页 |
(四)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 第29页 |
(五) 提问应呈递进式 | 第29-30页 |
(六) 问题具备一定探究性 | 第30-32页 |
四、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有效实施的具体案例 | 第32-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