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络服务商发展现状 | 第12-20页 |
2.1 电信运营商现状 | 第12-17页 |
2.1.1 威瑞森(Verizon)—让移动网络成为数字交付平台 | 第12-13页 |
2.1.2 NTT DoCoMo—成为综合业务提供商 | 第13-14页 |
2.1.3 软银移动(SoftBank)—互联网企业定位 | 第14-15页 |
2.1.4 沃达丰(Vodafone)—提升数据和用户服务 | 第15-16页 |
2.1.5 中国移动(CMCC)—移动宽带发展战略 | 第16-17页 |
2.2 互联网络服务商经营现状 | 第17-20页 |
2.2.1 苹果模式平台 | 第17-18页 |
2.2.2 搜索引擎模式平台 | 第18-19页 |
2.2.3 社交网络模式平台 | 第19-20页 |
第3章 电信运营商的流量经营平台发展分析 | 第20-30页 |
3.1 电信运营商的流量经营环境分析 | 第20-21页 |
3.1.1 流量经营状况分析 | 第20-21页 |
3.1.2 移动互联网络环境分析 | 第21页 |
3.2 流量经营平台优势分析 | 第21-23页 |
3.2.1 优势的网络资源 | 第22页 |
3.2.2 开放的电信能力 | 第22页 |
3.2.3 固有的用户 | 第22-23页 |
3.2.4 庞大的数据内容 | 第23页 |
3.3 流量经营平台能力劣势分析 | 第23-26页 |
3.3.1 传统能力劣势 | 第23-24页 |
3.3.2 内容应用劣势 | 第24-25页 |
3.3.3 数据能力劣势 | 第25-26页 |
3.3.4 安全与隐私劣势 | 第26页 |
3.4 流量经营平台机会与挑战 | 第26-30页 |
3.4.1 移动互联网平台挑战及开放平台机会 | 第26-27页 |
3.4.2 管道化挑战与去电信化机会 | 第27-28页 |
3.4.3 移动应用挑战与大数据机会 | 第28页 |
3.4.4 智能终端挑战与云计算机会 | 第28-30页 |
第4章 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的平台研究 | 第30-41页 |
4.1 流量运营平台综述 | 第30-32页 |
4.1.1 电信运营商的流量经营平台 | 第30-31页 |
4.1.2 用户为王的流量经营平台 | 第31页 |
4.1.3 流量经营平台的开放性 | 第31页 |
4.1.4 流量经营平台的安全性 | 第31-32页 |
4.2 流量经营开放平台 | 第32-37页 |
4.2.1 平台基础架构 | 第33-34页 |
4.2.2 平台管理体系 | 第34-35页 |
4.2.3 平台运营服务 | 第35-37页 |
4.3 流量经营平台接口 | 第37-39页 |
4.3.1 开放平台接口 | 第37-38页 |
4.3.2 应用开发接口 | 第38-39页 |
4.4 流量经营平台与计费 | 第39-41页 |
4.4.1 层次化的流量计费 | 第39页 |
4.4.2 应用业务的后向付费 | 第39-41页 |
第5章 流量经营平台的实施探讨 | 第41-44页 |
5.1 基于用户的应用 | 第41-42页 |
5.1.1 云存储 | 第41-42页 |
5.1.2 终端安全 | 第42页 |
5.2 社会责任 | 第42-44页 |
5.2.1 信息社会建设 | 第42-43页 |
5.2.2 可持续发展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4-46页 |
6.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用户战略 | 第44页 |
6.2 电信运营商的选择—平台化与业务化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