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地理信息技术部分内容分析 | 第15-24页 |
2.1 人教版 | 第15-17页 |
2.1.1 优势和特点 | 第17页 |
2.1.2 不足和修改建议 | 第17页 |
2.2 中图版 | 第17-19页 |
2.2.1 优势和特点 | 第18页 |
2.2.2 不足和修改建议 | 第18-19页 |
2.3 湘教版 | 第19-21页 |
2.3.1 优势和特点 | 第19-20页 |
2.3.2 不足和修改建议 | 第20-21页 |
2.4 鲁教版 | 第21-22页 |
2.4.1 优势和特点 | 第21-22页 |
2.4.2 不足和修改建议 | 第22页 |
2.5 四套教材地理信息技术部分内容特点 | 第22-24页 |
2.5.1 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 第22-23页 |
2.5.2 明确了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结构体系 | 第23页 |
2.5.3 充实了地理信息技术课外的阅读材料 | 第23-24页 |
3. 高中地理教材地理信息技术部分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24-28页 |
3.1 课程开发的概念 | 第24页 |
3.2 课程开发的原则 | 第24-25页 |
3.2.1 超前性原则 | 第24页 |
3.2.2 多元性原则 | 第24-25页 |
3.2.3 基础性原则 | 第25页 |
3.2.4 实践性原则 | 第25页 |
3.2.5 灵活性原则 | 第25页 |
3.3 课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 第25-28页 |
3.3.1 课程开发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3.2 课程开发目标确定方法 | 第26页 |
3.3.3 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 | 第26-28页 |
4. 高中地理教材信息技术部分课程开发案例 | 第28-42页 |
4.1 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案例 | 第28-38页 |
4.1.1 教学设计案例一《数字地球》 | 第28-32页 |
4.1.2 教学设计案例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第32-38页 |
4.2 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教学的案例 | 第38-42页 |
4.2.1 教学设计案例《校园平面图的制作——以青海湟川中学为例》 | 第38-4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5.2 存在不足 | 第4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