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微课程概念及其分类 | 第15-17页 |
2.1 微课程概念 | 第15-16页 |
2.2 微课程分类 | 第16-17页 |
3 高中引入微课程辅助学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7-19页 |
3.1 可行性 | 第17页 |
3.2 必要性 | 第17-19页 |
4 微课程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及学习资源库的构建 | 第19-30页 |
4.1 环境要求 | 第19页 |
4.1.1 教学视频质量和带宽要求 | 第19页 |
4.1.2 微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要求 | 第19页 |
4.1.3 学习环境要求 | 第19页 |
4.2 环境装备 | 第19-20页 |
4.3 基于 Maxcms 平台构建微课程学习资源库 | 第20-30页 |
4.3.1 以 Maxcmsv4.0 为例构建微课程学习平台 | 第20-24页 |
4.3.2 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 第24-30页 |
5 微课程辅助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30-51页 |
5.1 微课程辅助教学的应用模式 | 第30-32页 |
5.2 微课程辅助教学活动设计举例 | 第32-51页 |
5.2.1 课前预习类 | 第32-39页 |
5.2.2 课上学习类 | 第39-44页 |
5.2.3 课后复习类 | 第44-49页 |
5.2.4 查漏补缺类 | 第49-51页 |
6 微课程辅助教学的教学评价 | 第51-57页 |
6.1 微课程教学评价 | 第51-56页 |
6.1.1 微课程教学评价表 | 第51页 |
6.1.2 微课程调查问卷 | 第51-55页 |
6.1.3 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 第55-56页 |
6.2 微课程应用效果访谈 | 第56-5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57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7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