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常用调味品论文

发酵芦荟醋的研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芦荟第13-20页
        1.2.1 芦荟的种类第13-14页
        1.2.2 芦荟的化学成分第14-17页
        1.2.3 芦荟产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4 芦荟榨汁工艺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 食醋第20-24页
        1.3.1 食醋概述第20-21页
        1.3.2 食醋的分类第21页
        1.3.3 酿造食醋的菌种第21-22页
        1.3.4 食醋发酵方法第22-23页
        1.3.5 食醋风味成分研究第23-24页
        1.3.6 食醋主要功能第24页
        1.3.7 芦荟醋的研究进展第24页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4-26页
        1.4.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芦荟汁的制备及特性研究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6-27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3.1 芦荟榨汁的工艺流程第27页
        2.3.2 果胶酶澄清工艺条件的优化第27-28页
        2.3.3 还原糖的测定第28页
        2.3.4 多糖的测定第28-29页
        2.3.5 pH值的测定第29页
        2.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第29页
        2.3.7 透光率的测定第29-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40页
        2.4.1 果胶酶添加量对芦荟汁澄清作用和芦荟多糖的影响第30-31页
        2.4.2 酶解时间对芦荟汁澄清作用和芦荟多糖的影响第31-33页
        2.4.3 酶解温度对芦荟汁澄清作用和芦荟多糖的影响第33-34页
        2.4.4 芦荟汁酶解条件的优化正交试验第34-39页
        2.4.5 酶解后芦荟汁的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第39-40页
        2.4.6 酶解芦荟汁和未酶解芦荟汁的形态图对比第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芦荟酒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2-57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材料与设备第42-43页
        3.2.1 实验材料第42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42-43页
    3.3 实验方法第43-44页
        3.3.1 酵母菌的活化第43页
        3.3.2 酒精度的测定第43页
        3.3.3 多糖的测定第43页
        3.3.4 芦荟酒发酵条件研究第43-4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3.4.1 芦荟汁灭菌时间的选择第44-45页
        3.4.2 酵母接种量对芦荟酒发酵周期和最高酒度的影响第45-46页
        3.4.3 发酵温度对芦荟酒发酵周期和最高酒度的影响第46-48页
        3.4.4 加糖量对芦荟酒发酵周期和最高酒度的影响第48-49页
        3.4.5 大豆多肽添加量对芦荟酒发酵周期和最高酒度的影响第49-51页
        3.4.6 芦荟酒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1-54页
        3.4.7 芦荟酒的的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描述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芦荟醋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7-70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材料与设备第57-58页
        4.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58页
    4.3 实验方法第58-60页
        4.3.1 芦荟酒的制备第58页
        4.3.2 芦荟醋发酵菌种的选择第58-59页
        4.3.3 酸度的测定第59-60页
        4.3.4 芦荟醋发酵条件研究第6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0-69页
        4.4.1 芦荟醋发酵菌种的选择第60-61页
        4.4.2 不同醋酸菌接种量对芦荟醋发酵的影响第61-62页
        4.4.3 不同初始酒度对芦荟醋发酵的影响第62-63页
        4.4.4 不同初始糖度对芦荟醋发酵的影响第63-64页
        4.4.5 不同装液量对芦荟醋发酵的影响第64-65页
        4.4.6 芦荟醋发酵条件的优化第65-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芦荟醋感官评定和主要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分析第70-81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材料与设备第70-71页
        5.2.1 实验材料第70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70-71页
    5.3 实验方法第71-73页
        5.3.1 芦荟醋的感官评定第71-72页
        5.3.2 芦荟醋风味成分分析第72-73页
        5.3.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第73页
        5.3.4 透光率的测定第73页
        5.3.5 还原糖的测定第73页
        5.3.6 多糖的测定第73页
        5.3.7 酸度的测定第73页
        5.3.8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第73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5.4.1 芦荟果醋形态第73-74页
        5.4.2 酿造芦荟醋的感官评定结果第74-75页
        5.4.3 终产品芦荟醋理化性质的测定第75页
        5.4.4 芦荟醋酿造过程理化性质的变化第75-77页
        5.4.5 芦荟醋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第77-78页
        5.4.6 芦荟醋风味成分测定结果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4页
    一.结论第81-82页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82页
    三.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1 食醋卫生标准第89-93页
附录2 酿造食醋第93-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感皮肤反应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组胺H4受体拮抗剂对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