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民版中国古代史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7-35页 |
第一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17-26页 |
一、诗词的历史维度 | 第17-19页 |
二、历史学科的性质 | 第19-21页 |
三、诗词的素质教育价值 | 第21-26页 |
第二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第26-35页 |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 第27-28页 |
二、有效课堂的必要方式 | 第28-31页 |
三、高考指挥棒的支持 | 第31-32页 |
四、历史教材多样化发展的结果 | 第32-33页 |
五、历史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35-45页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材中诗词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第35-39页 |
一、诗词量多,题材广泛 | 第35页 |
二、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 | 第35-39页 |
第二节 历史教学过程中诗词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39-45页 |
一、备课阶段 | 第39-40页 |
二、授课过程 | 第40-45页 |
第三章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实践策略 | 第45-57页 |
第一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所要遵循的原则 | 第45-48页 |
一、适度性 | 第45-46页 |
二、针对性 | 第46-47页 |
三、真实性 | 第47-48页 |
四、思想性 | 第48页 |
第二节 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 第48-57页 |
一、导引策略:引起兴趣,激发学习激情 | 第49-50页 |
二、再现策略:以诗词再现真实的历史情景 | 第50-51页 |
三、渲染策略:借诗词渲染历史,燃烧课堂 | 第51-53页 |
四、深化策略:借诗词深化认识 | 第53-55页 |
五、探究策略:借诗词创设历史探究的问题情景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