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3页 |
| 1 概述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公路景观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 ·视觉特性方面的研究 | 第16-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2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类型划分 | 第21-36页 |
|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调查 | 第21-27页 |
| ·调查路段的选择 | 第21-22页 |
| ·自然景观调查 | 第22-23页 |
| ·人文景观调查 | 第23-24页 |
| ·公路线形景观调查 | 第24-27页 |
|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分类 | 第27-35页 |
| ·景观分类的原则 | 第27页 |
| ·景观分类的方法 | 第27-28页 |
|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类型划分 | 第28-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3 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分析及评价指标选择 | 第36-47页 |
| ·视觉特性的生理学分析 | 第36-39页 |
| ·视觉系统构成 | 第36-37页 |
| ·驾驶员视觉的生理学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 ·视觉特性的心理学分析 | 第39-41页 |
| ·驾驶员的视知觉 | 第39页 |
| ·驾驶员的视错觉 | 第39-41页 |
| ·眼动的基本形式及指标选择 | 第41-46页 |
| ·眼动的基本形式 | 第41-42页 |
| ·眼动指标的选择 | 第42-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4 驾驶员动态视觉试验 | 第47-57页 |
| ·试验的目的 | 第47页 |
| ·试验对象及设备的确定 | 第47-53页 |
| ·试验路段选取 | 第47-49页 |
| ·驾驶员选取 | 第49-50页 |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50-53页 |
| ·试验影响因素的选择与控制 | 第53页 |
| ·试验步骤及要求 | 第53-55页 |
| ·试验步骤 | 第53-54页 |
| ·试验要求 | 第54-55页 |
| ·试验数据处理过程 | 第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5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7-108页 |
| ·景观Ⅰ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 | 第57-67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57-60页 |
| ·瞳孔面积统计分析 | 第60-62页 |
| ·扫视幅度统计分析 | 第62-64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64-67页 |
| ·景观Ⅱ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 | 第67-76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67-69页 |
| ·瞳孔面积统计分析 | 第69-71页 |
| ·扫视幅度统计分析 | 第71-73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73-76页 |
| ·景观Ⅲ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 | 第76-85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76-78页 |
| ·瞳孔面积统计分析 | 第78-80页 |
| ·扫视幅度统计分析 | 第80-82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82-85页 |
| ·景观Ⅳ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 | 第85-94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85-87页 |
| ·瞳孔面积统计分析 | 第87-89页 |
| ·扫视幅度统计分析 | 第89-91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91-94页 |
| ·景观Ⅴ对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影响 | 第94-103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94-96页 |
| ·瞳孔面积统计分析 | 第96-98页 |
| ·扫视幅度统计分析 | 第98-100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 第100-103页 |
| ·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3-107页 |
| ·注视持续时间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 ·瞳孔面积变化率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 ·扫视幅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5-106页 |
| ·眨眼持续时间的差异性分析 | 第106-107页 |
| ·小结 | 第107-108页 |
| 6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质量评价 | 第108-127页 |
| ·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景观评价 | 第108-117页 |
| ·基于注视持续时间的评价 | 第108-110页 |
| ·基于瞳孔面积的评价 | 第110-112页 |
| ·基于扫视幅度的评价 | 第112-114页 |
| ·基于眨眼持续时间的评价 | 第114-117页 |
| ·基于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景观评价 | 第117-126页 |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117-122页 |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22页 |
| ·草原公路路域景观评价 | 第122-126页 |
| ·小结 | 第126-12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 ·结论 | 第127页 |
| ·创新点 | 第127-128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128-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 附录1 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 | 第137-138页 |
| 附录2 景观指标调查表 | 第138-13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