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构建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 第12页 |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是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2-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中地理灵动高效课堂内涵与特征 | 第15-20页 |
·内涵 | 第15-17页 |
·灵动性 | 第15-16页 |
·动态性 | 第16页 |
·生成性 | 第16页 |
·高效性 | 第16-17页 |
·灵动高效课堂的特征 | 第17-20页 |
·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 | 第17页 |
·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 | 第17页 |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 | 第17页 |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第17-18页 |
·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 | 第18页 |
·充满思想的融合 | 第18页 |
·充满睿智与风趣 | 第18-19页 |
·充满自由和尊重 | 第19页 |
·充满生活元素 | 第19-20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 | 第20-25页 |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程特点 | 第20页 |
·开放性 | 第20页 |
·人文性 | 第20页 |
·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 | 第20页 |
·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 | 第20-25页 |
·调查问卷 | 第20-21页 |
·《诸城实验中学2012级地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 第21-22页 |
·高中地理课堂要找准教与学的平衡点 | 第22-25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与教学模式 | 第25-39页 |
·构建要素及关系 | 第25页 |
·主要要素 | 第25页 |
·教学关系 | 第25页 |
·构建途径 | 第25-30页 |
·创建灵动性的教室环境 | 第25页 |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25-28页 |
·创造性地准备课程 | 第28-29页 |
·创造性地实施探究活动 | 第29页 |
·创造性提升思维水平 | 第29-30页 |
·灵动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 | 第30-37页 |
·自主预习 | 第30-32页 |
·正课学习 | 第32-36页 |
·课后巩固 | 第36-37页 |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教学评价要点 | 第37-39页 |
·学生方面 | 第37页 |
·教师方面 | 第37页 |
·教学效果 | 第37-3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A | 第42-44页 |
附录B | 第44-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