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抑郁情绪与班级环境、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页
     ·实践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抑郁情绪第11-16页
     ·核心概念第11页
     ·国外的抑郁理论研究第11-15页
     ·国内抑郁情绪的研究第15-16页
   ·班级环境第16-17页
     ·核心概念第16页
     ·班级环境的国外理论研究第16-17页
     ·班级环境的国内研究第17页
   ·归因方式第17-19页
     ·核心概念第17页
     ·归因方式与抑郁的国外研究第17-18页
     ·归因方式与抑郁的国内研究第18-19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19-22页
   ·研究对象第19页
   ·研究假设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文献分析法第19页
     ·问卷调查法第19-20页
   ·研究工具第20-21页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第20页
     ·《我的班级》问卷第20页
     ·多项归因方式问卷(MMCS)第20-21页
   ·研究程序第21页
   ·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2-33页
   ·抑郁现状的研究第22-23页
     ·人口学统计变量上的抑郁检出率第22页
     ·单项抑郁情绪症状发生率分析第22-23页
   ·班级环境现状的研究第23-26页
     ·人口学统计变量上的分析第23-26页
   ·归因方式的现状研究第26-27页
     ·总体归因情况第26页
     ·人口学统计变量间分析第26-27页
   ·抑郁情绪与班级环境、归因方式的相关第27-28页
   ·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分析第28-30页
     ·学业成就归因作为调节变量第28-29页
     ·人际关系归因作为调节变量第29-30页
   ·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分析第30-33页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第33-37页
   ·总体状况分析第33页
   ·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分析第33-35页
     ·性别第33-34页
     ·民族第34页
     ·年级第34-35页
     ·学校第35页
   ·抑郁情绪与班级环境、归因方式三者关系分析第35-37页
     ·抑郁情绪、班级环境以及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第35-36页
     ·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分析第36页
     ·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分析第36-3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37-39页
   ·结论第37页
   ·建议第37-38页
   ·不足与展望第38-39页
     ·研究不足第38页
     ·研究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第49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社会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
下一篇: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