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匝道区驾驶负荷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高速公路匝道区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 第9-10页 |
·基于驾驶负荷的高速公路安全研究 | 第10-12页 |
·驾驶负荷评价方法研究 | 第12-14页 |
·现状研究分析结论 | 第14-15页 |
·问题描述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匝道区道路交通特性研究 | 第19-30页 |
·匝道与匝道区 | 第19页 |
·匝道区交通运行特性 | 第19-20页 |
·匝道区道路设计特性 | 第20-24页 |
·匝道区几何线形设计 | 第21页 |
·匝道区交通附属设施设计 | 第21-23页 |
·匝道区交通组织特性 | 第23-24页 |
·匝道区交通安全特性 | 第24-29页 |
·匝道区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匝道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匝道区影响交通安全的直观因素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0-42页 |
·实验目的 | 第30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0-33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实验场景选取 | 第33-34页 |
·实验被试筛选 | 第34页 |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 第35-41页 |
·实验数据采集 | 第35-36页 |
·实验数据同步 | 第36-37页 |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驾驶人生理特性的驾驶负荷研究 | 第42-55页 |
·驾驶人行车时的生理特性 | 第42页 |
·驾驶负荷研究概述 | 第42-44页 |
·驾驶负荷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现有评价方法概述 | 第44-45页 |
·本文拟采用评价方法 | 第45页 |
·驾驶负荷量化研究 | 第45-50页 |
·驾驶负荷一般表征指标 | 第45-48页 |
·生理指标分析方法 | 第48页 |
·驾驶负荷表征指标的量化 | 第48-50页 |
·基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的驾驶负荷量化研究 | 第50-54页 |
·备选生理指标变化特性分析 | 第50-52页 |
·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匝道区驾驶负荷影响研究 | 第55-66页 |
·匝道区路段行车状态与驾驶负荷分析 | 第56-57页 |
·交通组织形式对驾驶负荷的影响研究 | 第57-62页 |
·分流区交通组织形式影响研究 | 第57-60页 |
·合流区交通组织形式影响研究 | 第60-62页 |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对驾驶负荷的影响研究 | 第62-65页 |
·标志信息量对驾驶负荷的影响研究 | 第62-63页 |
·分级预告标志对驾驶负荷的影响研究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