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一、马来西亚汉语教学情况介绍 | 第12-14页 |
二、新加坡汉语教学情况介绍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6-20页 |
一、基础汉语教材的重要性 | 第16页 |
二、弥补现有教材研究的局限 | 第16-19页 |
三、鉴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教材的文化因素亦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一、有关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二、有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 | 第21-23页 |
三、有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汉语教学的研究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关于学习者的群体差异 | 第26-33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马新小学汉语教材学习群体比较 | 第27-33页 |
一、关于马新小学汉语教材的研究范围与样本选择 | 第27-30页 |
二、《国小华语》的学习群体:巫裔、马来人 | 第30-31页 |
三、《小学华文》的学习群体:华裔、华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马新小学汉语教材文化因素调查 | 第33-46页 |
第一节 马来西亚《国小华语》文化因素调查 | 第33-41页 |
一、知识文化 | 第34-35页 |
二、交际文化 | 第35-41页 |
第二节 新加坡《小学华文》文化因素调查 | 第41-46页 |
一、知识文化 | 第41-43页 |
二、交际文化 | 第43-46页 |
第四章 马新小学汉语教材文化因素比较研究 | 第46-69页 |
第一节 内容选项比较 | 第46-57页 |
一、两套教材共选内容 | 第46-49页 |
二、两套教材独选内容 | 第49-56页 |
(一) 《国小华语》独选内容 | 第49-53页 |
1. 中国传统文化 | 第49-51页 |
2.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 第51-52页 |
3. 马来西亚其他族群的文化 | 第52-53页 |
(二) 《小学华文》独选内容 | 第53-56页 |
1. 中国传统文化 | 第53-54页 |
2. 新加坡华人历史和文化 | 第54-55页 |
3. 新加坡其他族群的文化 | 第55-56页 |
三、内容选项比率比较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内容呈现和讲解比较 | 第57-63页 |
一、内容呈现 | 第57-58页 |
二、内容讲解 | 第58-63页 |
(一) 讲解深度 | 第58-62页 |
(二) 讲解广度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分布与编排特点 | 第63-69页 |
一、文化因素分布情况 | 第63-64页 |
二、编排特点 | 第64-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5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70-75页 |
一、对巫裔族群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建议 | 第71-73页 |
二、对华裔族群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