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红楼梦》(前80回)量词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1页
 一、量词的研究背景第6-7页
  1、量词的产生和发展第6页
  2、量词的研究概述第6-7页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第7-8页
  1、本文研究的意义第7页
  2、版本依据第7-8页
  3、研究范围和方法第8页
 三、《红楼梦》量词分类概况第8-11页
  1、界定标准第8-9页
  2、分类概况第9-10页
  3、统计分类的几点说明第10-11页
第二章 《红楼梦》量词的语法特征第11-26页
 一、《红楼梦》名量词的语法特征第11-21页
  1、单个名量词的语法特征第11-16页
   (1) 组合能力第11-12页
   (2) 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第12-14页
   (3) 作为语素的构词能力第14-16页
  2、名量短语的语法特征第16-21页
   (1) 组合能力第16-18页
   (2) 句法功能第18-20页
   (3) 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第20-21页
 二、动量词的语法特征分析第21-26页
  1、单个动量词的语法特征分析第21-23页
   (1) 组合能力第21-23页
   (2) 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第23页
   (3) 作为语素的构词能力第23页
  2、动量短语的语法特征第23-26页
   (1) 组合能力第23-24页
   (2) 句法功能第24-25页
   (3) 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红楼梦》量词的语义类别及语义分析第26-58页
 一、《红楼梦》名量词的语义类别及其与名词的匹配关系第26-45页
  1、名量词的语义类别第26-41页
   (1) 相似型第26-29页
   (2) 相关型第29-41页
   (3) 特指型第41页
  2、名量词与名词的选择匹配第41-45页
 二、《红楼梦》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第45-58页
  1、通用动量词第46-49页
   (1) 计数动量词第46-48页
   (2) 计时动量词第48-49页
  2、自主动量词第49-52页
   (1) 同形动量词第49-51页
   (2) 短时动量词第51-52页
  3、借助动量词第52-53页
   (1) 器官动量词第52页
   (2) 工具动量词第52-53页
   (3) 伴随动量词第53页
  4、情态动量词第53-58页
   (1) 持续动量词第54-55页
   (2) 整体动量词第55-56页
   (3) 空间动量词第56-58页
第四章《红楼梦》量词的发展状况第58-74页
 一、《红楼梦》专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58-69页
  1.A 类专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58-60页
   (1) A 类专用名量词的发展状况第58-59页
   (2) A 类专用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59-60页
  2.B 类专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0-61页
   (1) B 类专用名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0-61页
   (2) B 类专用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1页
  3.C 类专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1-64页
   (1) C 类专用名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1-64页
   (2) C 类专用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4页
  4.D 类专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4-69页
   (1) D 类专用名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4-68页
   (2) D 类专用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8-69页
 二、度量衡量词和借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9-71页
  1、度量衡量词的发展状况第69-70页
  2、借用名量词(容载量词)的发展状况第70-71页
  3、借用动量词的发展状况第71页
 三、《红楼梦》量词的发展局限性第71-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后记第77-78页
答辩委员会签名页第78-79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英国公学的文化特色
下一篇:基于ΣΔ-STAP的杂波自适应抑制技术及并行DSP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