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马铃薯淀粉及变性淀粉的开发应用现状 | 第6-20页 |
1 淀粉的结构及性质 | 第7-10页 |
2 变性淀粉的生产与应用 | 第10-13页 |
2.1 变性淀粉的生产 | 第11-12页 |
2.2 变性淀粉的性能及应用 | 第12页 |
2.3 变性淀粉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2.3.1 高吸液材料的接枝共聚淀粉 | 第12-13页 |
2.3.2 以淀粉为基料的脂肪替代品方兴未艾 | 第13页 |
2.3.3 功能性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 第13页 |
2.3.4 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与应用 | 第13页 |
2.3.5 淀粉粘合剂的开发和应用 | 第13页 |
2.3.6 具有优良性能的复合变性淀粉的开发应用 | 第13页 |
3 羟烷基淀粉的开发应用进展 | 第13-16页 |
3.1 羟烷基淀粉的合成 | 第13-14页 |
3.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14-15页 |
3.2.1 催化剂 | 第14-15页 |
3.2.2 反应介质 | 第15页 |
3.2.3 反应温度及时间 | 第15页 |
3.3 羟烷基淀粉的结构表征和醚化度的测定 | 第15页 |
3.4 羟烷基淀粉的性质及应用 | 第15-16页 |
4 交联淀粉的开发应用进展 | 第16-17页 |
5 马铃薯变性淀粉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型马铃薯羟烷基淀粉及交联羟烷基淀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0-33页 |
1 新型马铃薯羟烷基淀粉的制备 | 第20-22页 |
1.1 合成原理 | 第20-21页 |
1.2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1.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1.2.2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1.3 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1.3.1 淀粉的抽提 | 第21页 |
1.3.2 甘油淀粉的合成 | 第21-22页 |
1.3.3 γ-羟丙基淀粉的合成 | 第22页 |
1.3.4 δ-羟丁基淀粉的合成 | 第22页 |
1.3.5 轻度交联羟烷基化淀粉的合成 | 第22页 |
2 新型羟烷基马铃薯淀粉的性能研究 | 第22-25页 |
2.1 醚化度的测定 | 第22-24页 |
2.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2-23页 |
2.1.2 样品分析 | 第23页 |
2.1.3 原淀粉空白值的测定 | 第23页 |
2.1.4 甘油淀粉醚化度的计算 | 第23-24页 |
2.2 粘度和粘度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24页 |
2.3 糊化温度的测定 | 第24页 |
2.4 冷水溶解性测定 | 第24-25页 |
2.5 成膜性能研究 | 第25页 |
3 甘油淀粉最佳合成条件的选择 | 第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4.1 甘油淀粉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第25-29页 |
4.1.1 催化剂用量 | 第26页 |
4.1.2 醚化剂用量 | 第26-27页 |
4.1.3 反应温度 | 第27页 |
4.1.4 反应时间 | 第27-28页 |
4.1.5 反应介质及淀粉乳液浓度 | 第28页 |
4.1.6 各因子对马铃薯甘油淀粉影响力大小的评定 | 第28页 |
4.1.7 优化合成方案及工程平均 | 第28-29页 |
4.2. 产品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4.2.1 产品的糊化温度 | 第29页 |
4.2.2 产品的粘度和粘度热稳定性 | 第29-30页 |
4.2.3 产品的冷水溶解性 | 第30页 |
4.2.4 产品的成膜性能 | 第30-31页 |
4.2.5 交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4.3 产品的结构表征 | 第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6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