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游吟诗人》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特点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第一章、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 | 第10-15页 |
| (一) 威尔第生平及其歌剧创作 | 第10-12页 |
| (二) 歌剧《游吟诗人》创作背景 | 第12-13页 |
| (三) 威尔第的创作心理 | 第13页 |
| (四) 《游吟诗人》的剧情及女性人物 | 第13-15页 |
| 第二章、《游吟诗人》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学探析 | 第15-22页 |
| (一) 歌剧人物的戏剧形象与音乐形象 | 第15-18页 |
| 1、歌剧人物的戏剧形象 | 第15-16页 |
| 2、阿苏切娜的戏剧形象 | 第16-17页 |
| 3、莱奥诺拉的戏剧形象 | 第17-18页 |
| (二) 歌剧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 第18-20页 |
| 1、阿苏切娜复仇心理的"悲剧性"审美价值 | 第19页 |
| 2、莱奥诺拉为爱牺牲的"崇高"审美价值 | 第19-20页 |
| (三) 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二度创作 | 第20-22页 |
| 第三章、女性人物作品演唱的艺术特点 | 第22-32页 |
| (一) 歌剧人物的音乐形象 | 第22页 |
| (二) 阿苏切娜咏叹调《火焰在燃烧》 | 第22-25页 |
| 1、咏叹调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 第23页 |
| 2、咏叹调音乐分析 | 第23页 |
| 3、演唱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 (三) 莱奥诺拉咏叹调《这美好夜晚多寂静》 | 第25-28页 |
| 1、咏叹调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 第25页 |
| 2、咏叹调音乐分析 | 第25-26页 |
| 3、演唱特点分析 | 第26-28页 |
| (四) 莱奥诺拉咏叹调《晚风你展开翅膀》 | 第28-32页 |
| 1、咏叹调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 第29页 |
| 2、咏叹调音乐分析 | 第29页 |
| 3、演唱特点分析 | 第29-32页 |
| 第四章、威尔第歌剧演唱的"戏剧性"声音特点与教学 | 第32-36页 |
| (一) 威尔第歌剧演唱的"戏剧性"声音特点 | 第32-33页 |
| (二) 戏剧性声部教学 | 第33-36页 |
| 1、情感体验 | 第33-34页 |
| 2、演唱训练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