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自我的寻求--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导论 教师身份认同:课程改革中亟需正视的一个议题第14-4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4-25页
  一、课程改革中教师主体性的"遮蔽"与"释放"第14-21页
  二、从教师角色到身份认同第21-25页
 第二节 文献述评第25-41页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辨析第25-29页
  二、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第29-33页
  三、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38页
  四、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第38-40页
  五、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第40-4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41-49页
  一、研究的意义第41-43页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第43-45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框架第45-47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47-49页
第一章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第49-79页
 第一节 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表现第49-63页
  一、对"认同危机"的认识第49-52页
  二、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基本表现第52-60页
  三、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实质分析第60-63页
 第二节 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阐释第63-79页
  一、直接根源:教师实践本身引发的存在论危机第64-68页
  二、内在根源:"执行者"与"阐释者"之间的现实张力第68-79页
第二章 制度与个人互动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第79-124页
 第一节 制度化情境中的教师第79-92页
  一、对"制度"的基本认识第79-80页
  二、教师个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第80-87页
  三、教师成为"变革行动者"的可能性分析第87-92页
 第二节 制度安排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第92-103页
  一、制度变迁对教师身份认同的重构第92-96页
  二、价值共识的达成:教师身份认同的前提性基础第96-103页
 第三节 学校习俗因素与教师的"重叠认同"第103-113页
  一、教师群体资格的获取第104-105页
  二、学校习俗因素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塑造第105-109页
  三、"重叠认同"中的教师自我选择第109-113页
 第四节 教师的教学习性与意识形态认同第113-124页
  一、教师教学习性的"适应"与"区分"第113-120页
  二、教师的意识形态认同第120-124页
第三章 自我与他者互动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第124-165页
 第一节 有意义的他者:教师身份认同的"镜像"第124-130页
  一、"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意涵第124-126页
  二、他者、边界与教师身份认同第126-130页
 第二节 面子表达:教师身份认同的自我管理第130-137页
  一、教师面子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性分析第130-132页
  二、教师面子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影响第132-137页
 第三节 信任机制:教师身份认同的支持系统第137-152页
  一、教师的自我诠释与"嵌入的信任"第137-139页
  二、在变革性实践中选择信任的必要性第139-143页
  三、变革性实践中信任文化的培育第143-148页
  四、变革性实践中基于信任的合作第148-152页
 第四节 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身份认同的社会空间第152-165页
  一、学校传统组织架构的规训与超越第153-155页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分析第155-165页
第四章 自我构建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第165-208页
 第一节 在生活世界中塑造教师身份认同第165-179页
  一、生活世界视域中作为"人"的教师第165-169页
  二、在生活世界中塑造教师身份认同的可能道路第169-173页
  三、在生活世界中塑造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策略第173-179页
 第二节 在教师叙事中追寻身份认同第179-190页
  一、教师叙事中的自我呈现第179-184页
  二、基于自我理解的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第184-190页
 第三节 在反思选择中实现教师身份认同第190-201页
  一、教师在反思中表达自我第190-197页
  二、反思性选择:教师身份认同的运行机制第197-201页
 第四节 走向"道德意义"的教师身份认同第201-208页
  一、自觉地追求精神层面上的自我第201-202页
  二、积极地倾听内在声音第202-204页
  三、过上一种自我负责的生活第204-208页
结语 智慧地生存第208-210页
附录第210-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21页
后记第221页

论文共2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标准化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研究
下一篇:学生幸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