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论文

GLSI多层铜布线低磨料阻挡层抛光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第8-10页
    1.2 阻挡层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技术介绍第10-11页
    1.3 低磨料阻挡层抛光液研究的必要性第11-12页
    1.4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阻挡层CMP实验设备及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各组分介绍第14-25页
    2.1 实验抛光设备介绍第14-16页
        2.1.1 AlpsitecE460E型轨道式抛光机第14-15页
        2.1.2 Rohm&HaasIC1000抛光垫第15页
        2.1.3 SMIC300mm布线片和3inchTa、Cu、TEOS高纯片第15-16页
    2.2 实验检测设备介绍第16-22页
        2.2.1 MettlerToledoAB204-N电子分析天平第17页
        2.2.2 AMBIOSXP-300台阶仪第17-18页
        2.2.3 AgilentB1500A半导体器件分析仪第18页
        2.2.4 上海辰华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第18-20页
        2.2.5 pH计与NDJ-5S型旋转粘度计第20-21页
        2.2.6 Agilent5600LS原子力显微镜第21页
        2.2.7 PSS380ZLS纳米激光粒度仪第21-22页
    2.3 阻挡层抛光液中各组分介绍第22-25页
        2.3.1 纳米级硅溶胶磨料第22页
        2.3.2 FA/O螯合剂第22-23页
        2.3.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23-25页
第三章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反应机理的研究第25-35页
    3.1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的化学作用机理研究第25-29页
        3.1.1 FA/OI型螯合剂对Cu的螯合作用第25-26页
        3.1.2 FA/OI型螯合剂对Ta、TEOS的胺化作用第26-27页
        3.1.3 FA/OI型螯合剂对布线槽Cu的自钝化作用第27-28页
        3.1.4 FA/OII型螯合剂对pH的调节作用第28-29页
    3.2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的机械作用机理研究第29-34页
        3.2.1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滞留层与质量传递作用第29-31页
        3.2.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优先吸附作用第31-33页
        3.2.3 纳米级硅溶胶磨料对材料的研磨作用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低磨料阻挡层抛光液研究难度与实验方法分析第35-38页
    4.1 低磨料阻挡层抛光液研究难度分析第35页
    4.2 低磨料阻挡层抛光液研究的实验方法分析第35-37页
        4.2.1 磨料粒径在阻挡层CMP过程中对机械作用的影响第35-36页
        4.2.2 FA/O型螯合剂在阻挡层CMP过程中对化学作用的影响第36-37页
        4.2.3 盐酸胍在阻挡层CMP过程中对化学作用的影响第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的实验研究与性能评估第38-45页
    5.1 磨料粒径对阻挡层CMP的影响研究第38-39页
    5.2 FA/OI型螯合剂对阻挡层CMP的影响研究第39页
    5.3 盐酸胍对阻挡层CMP的影响研究第39-40页
    5.4 低磨料碱性阻挡层抛光液性能评估第40-44页
        5.4.1 Cu、TEOS去除速率的评估第41页
        5.4.2 碟形坑、蚀坑修正能力评估第41-42页
        5.4.3 电参数布线槽电阻Rs评估第42-43页
        5.4.4 晶圆表面粗糙度Ra评估第43-44页
    5.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6页
    6.1 全文总结第45页
    6.2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节理循环加卸载剪切力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过程模拟及加速度响应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