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把脉及提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7-25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7-9页 |
| (二)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四)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五)研究设计 | 第20-25页 |
| 一、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内涵与意义 | 第25-31页 |
| (一)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内涵 | 第25-27页 |
| (二)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意义 | 第27-31页 |
| 二、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现状的调查 | 第31-53页 |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第31-40页 |
|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40-53页 |
| 三、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评判及问题归因 | 第53-71页 |
| (一)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评判及问题 | 第53-61页 |
| (二)乡村教师职业情怀问题的归因 | 第61-71页 |
| 四、提振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思考 | 第71-79页 |
| (一)夯实经济基础:落实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 第72-73页 |
| (二)消除职业障碍:职称评定的适度倾斜 | 第73-74页 |
| (三)给予职业身份:合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 第74-75页 |
| (四)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家校之间的矛盾 | 第75-76页 |
| (五)加强内力驱动:破解高学历年轻教师低落情绪 | 第76-79页 |
| 结语 | 第79-81页 |
| (一)研究发现 | 第79页 |
| (二)存在不足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 | 第85-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