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堂中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缘起第8-9页
    1.2 研究动机第9-10页
        1.2.1 彰显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第9页
        1.2.2 强化地理教师教学中空间意识的需求第9页
        1.2.3 落实地理教学图形化表述的需求第9-10页
        1.2.4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需求第10页
    1.3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与“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与“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教学”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现有研究的局限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页
    1.5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5-16页
        1.6.1 研究方法第15页
        1.6.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教学内涵探析第16-23页
    2.1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内涵第16-18页
        2.1.1 地理要素第16页
        2.1.2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第16-18页
    2.2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教学内涵第18-21页
        2.2.1 地理要素在地图中的表现形式第18-19页
        2.2.2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地图教学理论依据第19-21页
    2.3 基于地理要素空间特征开展教学的主要特征第21-23页
        2.3.1 图形化的直观性表达第21页
        2.3.2 多维度的综合性解析第21-22页
        2.3.3 探究式的主体性认知第22页
        2.3.4 启发式的逻辑性引导第22-23页
第三章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关注度调查第23-31页
    3.1 调查目的第23页
    3.2 问卷设计第23页
    3.3 调查对象第23-24页
    3.4 调查现状第24-30页
    3.5 调查结论第30-31页
第四章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认知与教学现状调查第31-41页
    4.1 访谈目的第31页
    4.2 访谈设计第31页
    4.3 访谈对象第31-32页
    4.4 访谈内容第32-35页
    4.5 访谈结论第35-41页
第五章 地理要素空间特征的教学策略探究第41-55页
    5.1 明晰要素空间位置是构建地理空间的基础第41-44页
        5.1.1 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对经纬线的理解与内化第41-43页
        5.1.2 挖掘地理空间拓扑关系,促进学生多维度位置认知第43-44页
    5.2 比较要素空间大小是解读地理空间的途径第44-48页
        5.2.1 强化图层叠加,促进学生对面积大小的精确化认知第44-45页
        5.2.2 利用谷歌地球,促进学生多尺度认知区域空间环境第45-48页
    5.3 关注要素空间形状是快速定位区域的手段第48-51页
        5.3.1 将经纬线与区域轮廓相结合,减小学生脑中地图的变形程度第48-49页
        5.3.2 建立空间参照系,引导学生感知排列形状背后的有序性规律第49-51页
    5.4 关注要素空间距离是推测地理空间关联性的方式第51-55页
        5.4.1 利用视觉符号,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空间衰减规律第51-52页
        5.4.2 遵循“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从经济距离认知区位条件.第52-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6.2.1 研究不足第56页
        6.2.2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一第59-61页
附录二第61-64页
附录三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中专用教室建设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