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孤儿的人格教育 | 第10-20页 |
(一) 人格 | 第10-15页 |
1、人格的含义 | 第10-11页 |
2、健全人格的标准 | 第11-13页 |
3、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 第13-15页 |
(二) 人格教育 | 第15-17页 |
1、人格教育的提出 | 第15-16页 |
2、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三) 孤儿的人格教育 | 第17-20页 |
1、孤儿的人格特征和产生原因 | 第17-18页 |
2、解决孤儿学生人格问题的迫切性 | 第18-20页 |
二、历史教学与孤儿人格教育的养成 | 第20-24页 |
(一) 历史学科在孤儿人格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 | 第20-21页 |
1、历史人物的人格美使孤儿学生在人格教育中有所依托 | 第20页 |
2、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增强了孤儿学生在人格教育中的说服力 | 第20页 |
3、历史经验的可借鉴性丰富了孤儿教师在人格教育中的教育素材 | 第20-21页 |
(二) 孤儿的健全人格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 第21-24页 |
1、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 第21页 |
2、多种角色的相互转换 | 第21页 |
3、无私的爱 | 第21-22页 |
4、广博的知识面 | 第22页 |
5、谈心是一门艺术 | 第22-23页 |
6、科研创新素质 | 第23-24页 |
三、历史教学中完善孤儿人格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24-32页 |
(一) 教学活动中建立起孤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 第24-25页 |
1、信任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 第24页 |
2、信任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 第24-25页 |
3、信任是孤儿学生提高自信新的有力支撑 | 第25页 |
(二) 赏识教育让孤儿学生摆脱自卑 | 第25-27页 |
1、赏识教育是人性化素质教育的理念 | 第25页 |
2、赏识教育给你一个乐观向上的学生 | 第25-27页 |
4、赏识教育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第27页 |
(三) 历史资源的应用让孤儿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 第27-29页 |
1、历史人物教学的应用让孤儿学生摆脱宿命论的阴影 | 第27-28页 |
2、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应变哲理,让学生体会用智慧战胜困境的哲理 | 第28-29页 |
3、历史文物古迹资源的使用,让学生对社会感恩 | 第29页 |
(四) 创新教学模式,开拓孤儿学生的思维 | 第29-32页 |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 第29-30页 |
2、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学生思维 | 第30-31页 |
3、培养课堂民主气氛,警惕教师隐形霸权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