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句法论文

汉语“越字句”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6页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不足第16-20页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创新点,语料来源,符号说明等第20-24页
第二章 宋元明时期越字句的出现和演变第24-42页
    第一节 宋代越字句书面语料的首次出现及分析第24-27页
    第二节 元代越字句语料分析第27-33页
    第三节 明代越字句语料分析第33-42页
第三章 清代民国越字句的发展第42-73页
    第一节 清代越字句语料分析第42-57页
    第二节 民国越字句语料分析第57-73页
第四章 现代汉语双越句的构成分析第73-82页
    第一节 越字句中的“越”字第73-74页
    第二节 双越句中的“X”第74-78页
    第三节 双越句中的“Y”第78-80页
    第四节 双越句中“X”、“Y”的组合情况第80-82页
第五章 现代汉语越字句的结构分类第82-100页
    第一节 越字句常见的结构小类第82-94页
    第二节 越字句各类别的特殊情况第94-100页
第六章 现代汉语越字句的语法功能第100-113页
    第一节 “越X越Y”整体充当一个句子成分第100-102页
    第二节 “越X”、“越Y”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第102-105页
    第三节 变体句中越字结构作句子成分情况第105-113页
第七章 现代汉语越字句的语义特点第113-124页
    第一节 越字句的倚变(语义)关系第113-121页
    第二节 越字结构对“X”和“Y”的语义词性制约第121-124页
第八章 越字句分析的总结第124-130页
    第一节 越字句历时变化的总结第124-127页
    第二节 越字句共时情况的总结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后记第133-13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焦作市城区中学生语言调查
下一篇: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