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6页 |
1.1 脱臭馏出物概述 | 第17-20页 |
1.1.1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 第17-18页 |
1.1.2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生物活性成分 | 第18-20页 |
1.1.2.1 生育酚 | 第18页 |
1.1.2.2 甾醇 | 第18-19页 |
1.1.2.3 角鲨烯 | 第19-20页 |
1.2 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 | 第20页 |
1.3 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 第20-24页 |
1.3.1 萃取 | 第20-21页 |
1.3.2 皂化 | 第21页 |
1.3.3 酯化 | 第21-22页 |
1.3.4 蒸馏 | 第22-23页 |
1.3.5 结晶 | 第23页 |
1.3.6 尿包 | 第23页 |
1.3.7 柱色谱 | 第23-24页 |
1.3.8 提取工艺的综合比较 | 第24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不皂化物分析和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含量的HPLC-DAD同步检测 | 第26-38页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2.1.1 材料 | 第26-27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2.1.4.1 不皂化物的测定 | 第28页 |
2.1.4.2 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含量的HPLC-DAD同步检测 | 第28-29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2.2.1 不皂化物的测定 | 第29-31页 |
2.2.2 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含量的HPLC-DAD同步检测 | 第31-37页 |
2.2.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1-32页 |
2.2.2.2 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2-33页 |
2.2.2.3 液相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2.2.2.4 方法验证 | 第34-36页 |
2.2.2.5 脱臭馏出物样品测定 | 第36-37页 |
2.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生育酚、甾醇和角鲨烯综合提取研究 | 第38-55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3.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8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38-43页 |
3.1.4.1 改良皂化工艺 | 第38-40页 |
3.1.4.2 生育酚纯化工艺 | 第40-42页 |
3.1.4.3 甾醇结晶工艺 | 第42页 |
3.1.4.4 角鲨烯纯化工艺 | 第42-43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3.2.1 改良皂化工艺的优化 | 第43-46页 |
3.2.1.1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3页 |
3.2.1.2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3页 |
3.2.1.3 最佳氢氧化钠加入量的选择 | 第43-44页 |
3.2.1.4 ZnCl_2加入量的选择 | 第44页 |
3.2.1.5 氯化锌加入时间 | 第44-45页 |
3.2.1.6 锌皂分离工艺 | 第45页 |
3.2.1.7 萃取溶剂 | 第45页 |
3.2.1.8 实验验证 | 第45-46页 |
3.2.2 生育酚纯化工艺 | 第46-47页 |
3.2.2.1 静态吸附试验 | 第46页 |
3.2.2.2 离子交换法提纯工艺 | 第46-47页 |
3.2.3 甾醇结晶工艺的优化 | 第47-50页 |
3.2.3.1 结晶溶剂 | 第47页 |
3.2.3.2 料液比 | 第47-48页 |
3.2.3.3 初温和养晶温度 | 第48-49页 |
3.2.3.4 养晶时间 | 第49页 |
3.2.3.5 优化结果 | 第49-50页 |
3.2.4 角鲨烯纯化工艺 | 第50-53页 |
3.3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产品开发和质量标准制定 | 第55-60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4.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55-56页 |
4.1.4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4.1.4.1 产品开发流程 | 第56页 |
4.1.4.2 产品考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5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4.2.1 产品开发流程 | 第56-57页 |
4.2.2 产品质量标准 | 第57-59页 |
4.2.2.1 生育酚、甾醇和角鲨烯含量 | 第57-58页 |
4.2.2.2 酸价 | 第58页 |
4.2.2.3 重金属含量 | 第58页 |
4.2.2.4 溶剂残留 | 第58-59页 |
4.2.2.5 酸度和比旋光度 | 第59页 |
4.2.2.6 质量标准(草案) | 第59页 |
4.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