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铝、镁合金在汽车工业生产中的发展 | 第16-18页 |
1.2.1 铝合金在汽车工业生产中的发展 | 第16-17页 |
1.2.2 镁合金在汽车工业生产中的发展 | 第17-18页 |
1.3 镁合金与铝合金的连接 | 第18-19页 |
1.4 镁/铝双金属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1 真空扩散焊 | 第20页 |
1.4.2 摩擦焊 | 第20-22页 |
1.4.3 激光焊 | 第22-23页 |
1.4.4 钎焊 | 第23页 |
1.5 镁/铝双金属液固复合铸造工艺 | 第23-25页 |
1.6 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5-26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第27-32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2.2.1 金相显微镜 | 第29页 |
2.2.2 扫面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2.3 电子探针分析仪 | 第29-30页 |
2.2.4 X射线衍射仪 | 第30页 |
2.2.5 显微硬度分析 | 第30页 |
2.2.6 剪切强度 | 第30-32页 |
第三章 AZ91/6061液固复合界面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32-5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 | 第32-3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2 实验方案 | 第33-34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34-36页 |
3.3.1 6061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 | 第34-35页 |
3.3.2 Mg/Al双金属试样的制备 | 第35-36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3.4.1 6061铝基体表面处理分析 | 第36-37页 |
3.4.2 6061铝基体预热温度的确定 | 第37-39页 |
3.4.3 润湿性研究 | 第39-41页 |
3.4.4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1-47页 |
3.4.5 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AZ31/A390液固复合界面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50-64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 | 第50-52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4.2.2 实验方案 | 第51-52页 |
4.3 实验过程 | 第52-54页 |
4.3.1 A390铝基体的表面处理工艺 | 第52页 |
4.3.2 Mg/Al双金属试样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3 热处理工艺 | 第53-54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4.4.1 A390铝基体预热温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4.4.2 润湿性研究 | 第55-56页 |
4.4.3 显微组织分析 | 第56-60页 |
4.4.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4.4.5 热处理工艺对AZ31/A390复合界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