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1、阅读的两极分化 | 第11页 |
2、校园网络阅读与日俱增 | 第11-12页 |
3、阅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了解网络阅读现状,提供引导依据 | 第13页 |
2、理解学生需求,提供历史营养 | 第13页 |
3、揭示问题,寻求良方 | 第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有关中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的研究 | 第13-14页 |
2、与青少年网络数字化阅读相关的研究 | 第14-15页 |
3、总结 | 第15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阅读 | 第15页 |
2、网络阅读的涵义 | 第15-17页 |
3、历史课外网络阅读 | 第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2、问卷调查 | 第17-18页 |
3、访谈法 | 第18-19页 |
二、倡导初中生历史课外网络阅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9-32页 |
(一)倡导中学历史课外网络阅读的必要性 | 第19-25页 |
1、历史新课标要求 | 第19页 |
2、阅读作用巨大 | 第19-21页 |
3、网络阅读是趋势 | 第21-24页 |
4、历史阅读重要 | 第24页 |
5、大众化之诉求 | 第24-25页 |
(二)倡导中学历史课外网络阅读的可行性 | 第25-32页 |
1、全社会网络阅读率直线攀升 | 第25-28页 |
2、深圳学生拥有优越网络阅读条件,便于开展网络阅读 | 第28页 |
3、网络阅读内容囊括大量历史资源,容易获取历史资源 | 第28-30页 |
4、深圳图书馆正在建设移动图书馆,拥有大量免费资源 | 第30-32页 |
三、深圳初中生课外网络阅读现状调查 | 第32-45页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第32页 |
1、目的 | 第32页 |
2、方法 | 第32页 |
3、问卷调查设计 | 第32页 |
4、样本选取及情况 | 第32页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44页 |
1、学生网络阅读的调查与分析 | 第32-40页 |
2、历史网络阅读与历史学习 | 第40-42页 |
3、学生对老师推荐历史读物的态度 | 第42-43页 |
4、父母对学生网络阅读的态度 | 第43-44页 |
(三)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 | 第44-45页 |
四、深圳初中生历史课外网络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1页 |
(一)娱乐社交倾向过重,历史课外阅读大受冷落 | 第45-46页 |
(二)内容选择不够慎重,历史网络质量良莠不齐 | 第46-47页 |
(三)缺乏计划性易沉迷,随意浏览浪费宝贵时间 | 第47-48页 |
(四)对身体心理危害大 | 第48-49页 |
(五)碎片化阅读质量差 | 第49-50页 |
(六)家校指导存在不足 | 第50-51页 |
五、深圳初中生有效进行历史课外网络阅读的对策 | 第51-61页 |
(一)协同净化环境,确保健康发展 | 第51-52页 |
1、媒体负起社会责任 | 第51页 |
2、提高公民网络道德,共同监督 | 第51-52页 |
(二)加强立法执法,加大网络监控 | 第52-54页 |
1、从法律层面净化环境 | 第52-53页 |
2、从技术层面净化网络环境 | 第53-54页 |
(三)开发绿色网络,挖掘课外资源 | 第54-56页 |
1、多方搭建历史网络平台 | 第54页 |
2、搜集课外资源,寓学于乐 | 第54-56页 |
(四)开发阅读软件,保护学生视力 | 第56页 |
(五)家校共同引导,提高媒介素养 | 第56-61页 |
1、教师的引导 | 第57-59页 |
2、家长的指导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