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初中生心理地图建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2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1.1.1 选题的缘由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1.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2页
            1.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5页
        1.2.1 “心理地图”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21页
        1.2.2 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1.2.2.1 元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第21-22页
            1.2.2.2 元认知理论在地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2.3 地理元认知能力研究综述第23-25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1.3.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基本理论探究第27-30页
    2.1 元认知的概念第27页
    2.2 元认知的结构第27-29页
        2.2.1 元认知知识第27-28页
        2.2.2 元认知体验第28-29页
        2.2.3 元认知监控第29页
    2.3 元认知策略第29-30页
        2.3.1 计划策略第29-30页
        2.3.2 监视策略第30页
        2.3.3 调节策略第30页
3 初中生“心理地图”建构现状调查研究第30-34页
    3.1 现状调查设计第30-31页
    3.2 调查问卷分析第31-33页
    3.3 问卷调查结论第33-34页
4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心理地图”建构第34-45页
    4.1 元认知视角下“心理地图”的内涵建构第34-39页
        4.1.1 地理信息整合视角下的心理地图第34-35页
        4.1.2 心理表象视角下的心理地图第35-39页
            4.1.2.1 心理表象的内涵及其特征第35页
            4.1.2.2 视觉表象视角下的“心理地图”与“映像化地图”的差异第35-36页
            4.1.2.3 视觉表象下的“心理地图”的特征第36-37页
            4.1.2.4 视觉表象下“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4.1.2.5 视觉表象下“心理地图”的建构过程第38-39页
        4.1.3 “元认知”视角下的心理地图第39页
    4.2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心理地图建构过程——“层次化加工”模型第39-41页
        4.2.1 区域轮廓构建阶段第40页
        4.2.2 精细化处理——空间地理信息定位阶段第40页
        4.2.3 多要素地理信息的叠加阶段第40页
        4.2.4 再精细化处理——完善构图阶段第40-41页
        4.2.5 再加工处理——对“可视化”地图抽象、概括、存储阶段第41页
        4.2.6 地理信息提取——心理地图有效性的检验阶段第41页
    4.3 元认知策略在心理地图建构中的应用第41-45页
        4.3.1 计划策略在“心理地图”建构中的应用第43-44页
        4.3.2 监视策略在心理地图建构中的应用第44-45页
        4.3.3 调节策略在“心理地图”建构中的应用第45页
5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心理地图构建的实证研究——以“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为例第45-70页
    5.1 教学实验的设计第45-48页
        5.1.1 实验目的第45-46页
        5.1.2 实验对象第46页
        5.1.3 实验方案第46-47页
        5.1.4 实验量表的编制第47-48页
    5.2 构建关于“俄罗斯”心理地图的教学设计第48-67页
        5.2.1 传统“心理地图”建构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第48-51页
        5.2.2 基于元认知策略指导下“心理地图”建构的教学设计第51-67页
    5.3 实验检量结果及结论第67-70页
        5.3.1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第67-68页
        5.3.2 传统教学模式下构建“俄罗斯”心理地图的检测结果第68页
        5.3.3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构建“俄罗斯”心理地图的检测结果第68-69页
        5.3.4 实验班与对照班结果比较第69-70页
        5.3.5 实验的主要结论第70页
6 结语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第74-76页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表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局性理解的高考备考研究--以2010-2017年新课标版全国卷试题为研究样本
下一篇:文言文课后注释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与翰林版教材中的共同选文为例